第329章 扯谈(1 / 5)
北辰六十二年,秋意正浓,本应是丰收与祥和的时节,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火打破。
北辰国悍然发起攻击,如饿狼般凶猛,一举掠夺了南灵两座边塞城池。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南灵国朝堂上激起了千层浪。
这一日,南冶帝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得如同即将暴风雨来临的天空。
朝堂之上,大臣们站列两旁,气氛压抑而紧张。
南冶帝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爱卿,北辰国无端犯我边境,夺我城池,此等大辱,我们该当如何应对?”
话音刚落,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出列,他是礼部尚书,平日里以迂腐和墨守成规着称。
他双手捧着笏板,微微躬身道:“陛下,依臣之见,北辰国此次进犯,或许是有什么误会。我们可派遣使者前往北辰国,以礼相待,询问他们出兵的缘由,再做定夺。”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南冶帝眉头微皱,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礼部尚书,你可知北辰国此次行动乃是蓄谋已久,岂是误会二字能解释的?派遣使者,只怕会让他们觉得我们南灵国软弱可欺。”
这时,户部尚书也站了出来,他身材肥胖,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陛下,臣以为,我们不妨割让一些土地给北辰国,以换取边境的和平。如今我国国库并不充裕,若与北辰国开战,只怕会耗费大量的钱财和人力,得不偿失啊。”
南冶帝听了,气得拍案而起:“荒唐!割地求和,这是何等的耻辱!我南灵国的土地,一寸也不能让!”
南冶帝拍案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户部尚书被吓得一哆嗦,连忙退回到自己的位置。然而,大臣们并未因此而停止提出各种建议,反而更加踊跃,只是这些建议大多依旧难以令南冶帝满意。
一位年轻的谏议大夫站了出来,他神色激昂,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依臣之见,我们可与周边小国结盟,共同对抗北辰国。那些小国向来畏惧北辰国的强大,若我们以利益相诱,许以好处,他们定会愿意与我们并肩作战。”
南冶帝皱了皱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结盟一事谈何容易。周边小国多是墙头草,见风使舵。若我们与北辰国交战,胜负未卜,他们未必会真心与我们结盟。况且,结盟所需付出的代价也难以估量,此计不妥。”
接着,工部尚书也出列进言:“陛下,我们可以加固边境城池的防御工事,坚守不出。北辰国劳师远征,粮草供应必然困难。待他们粮草耗尽,自然会退兵。”
南冶帝冷哼一声:“北辰国此次进犯,显然是有备而来。他们必定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岂是粮草耗尽就能轻易退兵的?况且,我们若一味坚守,只会让北辰国更加嚣张,长此以往,我国士气必然低落。”
大臣们见自己的建议接连被驳回,却依旧不甘心,纷纷绞尽脑汁,提出更多的想法。有的说可以用重金贿赂北辰国的将领,让他们退兵;有的说可以派遣刺客去刺杀北辰国的国君。但这些建议都被南冶帝一一否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和混乱。大臣们分成了几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主战派坚持要与北辰国决一死战,认为只有通过武力才能扞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主和派则主张求和,认为战争会给国家和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应该尽量避免。
礼部尚书再次站出来,提高音量说道:“诸位,如今国家面临如此危机,我们应该以和为贵。战争一旦爆发,生灵涂炭,百姓受苦。我们应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地主张战争。”
主战派的将领们听了,顿时怒目圆睁。一位身材魁梧的将军大步上前,指着礼部尚书的鼻子说道:“礼部尚书,你这是懦弱的表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