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绩点的爆炸(2 / 4)

加入书签

ai“os-7”

的核心数据库里,关于时间异常的预警等级,已连续三百年稳定在“绿区-常态”

然而,在公元2477年标准宇宙时的一个平凡午后,“os-7”

的量子纠缠阵列突然捕捉到一串来自六分仪座方向的奇异时频脉冲。

这并非大规模时间坍缩的剧烈震荡,而是像老旧时钟齿轮间渗入的沙砾,以飞秒级的误差,在时间流的表面划出了细微的涟漪。

警报灯以肉眼难辨的频率闪烁着,将异常数据投射到监测站主控室的穹顶屏幕上——那是由无数光点组成的宇宙星图,此刻在六分仪座a星系团边缘,一颗代表“时间稳定性”

的蓝色恒星图标,正泛起若有若无的橙红色光晕。

“又是时隙隐患。”

周念真揉了揉因长期注视量子屏而酸涩的眼睛。

作为时序中枢特别行动组的总指挥,她对这种“宇宙皮肤下的粉刺”

再熟悉不过。

三百年前那场险些让银河系陷入时间循环的“大时序紊乱”

后,宇宙各文明联合建立了这套时间监测体系,但没人能彻底根除时间维度的脆弱性。

就像空间会因质量扭曲,时间本身也带着与生俱来的“褶皱基因”

,那些在宇宙大爆炸初期被压缩进普朗克尺度的时空奇点,总会在漫长岁月里,如同伤疤下的炎症般,偶尔渗出异常的时间粒子。

“第17号探测小组报告,玉夫座矮星系外围的时间流体出现ooo3秒的回溯波动,波动源锁定在一片暗物质云团内。”

通讯频道里传来年轻操作员略带紧张的声音。

周念真转身看向全息投影,只见玉夫座方向的星图被放大,一团模糊的暗物质云如同墨滴入水,而在云团中心,代表时间流的黄色箭头正以微不可察的幅度逆时针偏转。

“让‘织时者号’立刻前往,使用引力透镜扫描仪进行分层探测。”

周念真下达指令,手指在控制台上划过,调出了遍布宇宙的探测网络分布图。

此刻,从大麦哲伦星云到室女座星系团,共有十七个像17号这样的小组在不同星域巡航,他们驾驶着装备了“时间涟漪频谱分析仪”

的特制飞船,如同宇宙血管里的白细胞,搜寻着任何可能导致时间病变的“病原体”

“总指挥,‘织时者号’反馈,暗物质云团内存在高频时间粒子共振,初步判断是一个直径约3个天文单位的时隙雏形。”

十分钟后,通讯频道再次响起。

周念真看着屏幕上逐渐清晰的图像——那不是一个可见的裂缝,而是一片时间密度异常的扭曲区域,其中的时间粒子像被搅动的蜂群,以违背熵增定律的方式高聚合又离散。

这种“时蜂群”

现象,正是时间裂缝形成前的典型征兆。

“启动‘时间缝合协议’第三阶段。”

周念真深吸一口气。

所谓缝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物理修补,而是利用量子纠缠原理,在时隙周围建立一个“时间镜像场”

当“织时者号”

将携载的十二枚“时序锚点”

精准投放到时隙外围时,这些由简并态物质制成的金属锚点瞬间展开成六芒星阵,它们射出的量子弦如同看不见的蚕丝,开始编织覆盖时隙的“时间茧房”

“锚点同步率987,镜像场正在稳定构建……”

操作员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

但就在此时,屏幕上的时隙区域突然爆出强烈的时间辐射,原本有序的“时蜂群”

瞬间变得狂暴,如同被戳破的马蜂窝,向四周喷射出携带时间误差的粒子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