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玉佩(2 / 5)

加入书签

p;  “我说了是为山长解决麻烦而来,山长何不具体说说?”

    山长眼里添了愠怒,放下茶杯重重磕在案几上:“连老夫烦扰的事情是什么都不知,还大言不惭,看来县主今日是为了兄长来出气的了,老夫虽然已经致仕,但也不是好欺负的!”

    “县主走吧,不然老夫就让护院过来了。”

    “我是诚心的,”赵知静早就猜到对方不信,将腰间的玉佩接下,放到案几上:“山长看看这玉佩,造型是不是格外古怪?”

    看到那玉佩,山长深深看了面前的女子一眼。

    “既然有那位贵人的意思,罢罢罢,老夫便与你细说。”太子那枚玉佩广为人知,造型奇特不说,还是先皇后所赐,坊间的工匠也没人敢冒着风险去雕刻同类型的,就算有人偷偷造,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地拿出来,山长断定对方没胆子去伪造。

    “今年礼部对我鹿州书院的考评降级,县主也知,我朝取仕沿用举荐制,因评级下降,今年鹿州书院的名额减少了一半,这其中涉及到了朝堂纷争,也跟南北两处学子有关,不说你,就是太子也不易淌这浑水。”

    “今年雍城等着做官的世家子太多了啊。”

    说完,山长长长叹了口气。

    北周在沿用前朝举荐制的基础上,又做了改变,增加了书院推举这一途径,公平性也有了大大的进步。

    他对赵知静的话并不抱希望,只是有太子信物所以添了几分耐心。

    “今年贵书院表现得特别烂?”赵知静问了一句。

    山长一听这话,不得了,胡子都气得翘起来了,声音高亢,连文人斯文都忘了:“我们书院表现好着呢!就算有你兄长那颗老鼠屎,也不影响!”

    说完,山长又恢复了他的好脾气。

    “少一个名额,别人就多一个名额,要在北周取得一个做官的机会,又岂是易事?”

    “哦,也就是说,砸钱不可能了?”赵知静一开始的想法就是这个,毕竟这世间百分之九十九的事都是钱不够。

    山长强笑道:“县主对于朝堂想法太过稚嫩。”

    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钱确实重要,可做官才能来更多钱啊。

    赵知静当然晓得自己对朝堂两眼一抹黑,但是迎难而上更好玩啊,她道:“如果每年的名额是固定的,那谁占了优势呢?还有其他书院呢?有没有跟鹿州书院一样的情况呢?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既然贵书院没错,几家书院联合,那可回旋的余地就大了嘛。”

    “当然不止我们书院,”山长喝了口茶,不认同道:“县主想得太简单了,不过,若是太子能够出面,那就另说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