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女孩》、“白月光”的具象化(3 / 8)

加入书签

不到成就感。”

    今岁也是主打一个自己的痛苦建立在老哥的破产上,掏出手机,就拨给了老哥。

    ……

    与此同时。

    《女孩》剧组。

    “这都能预测10亿票房…青春片这么赚钱吗?”

    剧组开机已经三天时间,这天,可可过来探班,向池野汇报《匆匆那年》的成绩时,由衷感叹——这部电影,池野工作室是投了钱的。

    “青春片本来就是以小博大的常客,而且…姑姑营销不太行。”

    池野对这个票房成绩并不意外。

    因为这个世界的青春片本来就很匮乏,绝大多数又都是烂片。

    而《匆匆那年》虽然也很狗血,但有了OST的加持和烂片对比,加上目前已经复苏的大盘,能拿到这个成绩,并不稀奇。

    但10亿估计够呛…以现在的口碑来说,7、8亿就已经到顶了。

    尽管如此,池野还是赚了一大笔钱。

    并且,他确实觉得《匆匆那年》的口碑和姑姑的营销不太行。

    现阶段的电影圈,口碑决定着一部商业片的上限,营销决定着突破上限,而在《星你》之后,池野个人已经“拓展”开了亚洲市场,所以他的野心和目标,绝不仅限于内地,而是全球票房。

    《那些年》在2012年(十四年前)的全球票房是5900万美金,4.25亿人民币,口碑8.1,是当时引爆内娱的现象级青春片,华语青春商业片中的经典教科书,在东南亚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但碍于时代和拍摄地的原因,部分情节会被人诟病。

    所以,池野特意找机会抽了几个顶级编剧的功底,加上王正权威抄袭魔改,前几天,已经将《那些年》完整版的剧本写了出来。

    本土化、时代性、无狗血、青春、纯爱。

    内娱现在还未出现过这类“纯爱无狗血”的影片,因为大家习惯性的想让剧情更“跌宕”,这是一处市场空白。

    池野不一样,地球上有太多纯爱却大爆特爆的电影,所以他有太多精华可以吸取,更有着足够的“底蕴”,让“池教授”变成“校园男神”,让商幼舒变成“全民初恋”。

    这种类型+《星你》首次主演电影男一号,以及青春片要如何营销的大招。

    池野工作室进入电影圈的第一波,小投资,大回报。

    这是池野定下来的目标,拍摄时长一共两个月,非常短,但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