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足球与高考(1 / 2)

加入书签

国足彻底出局了,本以为全国球迷会有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结果平静的可怕,网上甚至没有什么声音;或许球迷早就习惯了国足是烂泥扶不上墙,怎么骂也没有用,一向如此一贯如此!

也许球迷麻木了,知道如果骂能解决问题早就解决了,或者从被日本队灌了七个球后所有的球迷都死心了,不去世界杯何尚不是一件好事,出去丢人现眼还不如继续在窝里横吧。

更多的是,球迷本身有更糟心的事,没有心情关心什么破球了。

高考开始了,以前是多么隆重,全城戒备,全民关注,毕竟是一场能决定个人一生命运的考试。

现在也冷却了无动于衷了,网上也没有什么热度了,讨论的人很少,新出的作文题也没有什么人分析讨论。

这都是怎么了?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高考落下神坛了,亦或高考失去了重要性呢?

苏很火,国足很冷,这不正常,哪里不正常?一个代表国家队,输的体无完肤没人关心;一个地区联赛,口水战你来我往,把球迷的热情刺激的一浪高过一浪。

原因在哪里?国家队是名利场,是名与利的分赃大会,因为国足的头衔很值钱,进了国家队身价就会大涨,于是很多水平不够的球员拼了命的往里面挤,花钱找关系等等;可有的好球员因为没花钱没找关系却入选不了,好球员入选不了国家队,进了也得不到出场机会,关系户却随便进随便踢,更有甚者为了赚更多银子,或者拿回进国家队的贿赂款,有的球员不惜打假球,让自己的队输,这样的队伍怎么可能拿到好成绩了,就是神仙来了也救不了呀。

地区联赛是真正的打球,纯粹的比赛,没有太多的功利,没有太多的名利纠葛,于是让球迷看的过瘾,这就是区别。

任何事情一旦进入名利场就会变形就会出各种幺蛾子。

中国足球搞不好,一个重要因素还是没有彻底市场化,没有彻底市场化的表现就是出现流动性危机。

对,流动性危机,人才,资金等等的流动性出问题了。

这从国内联赛长期不长进有莫大关系,联赛没有竞争力,国内球员拿着高薪水却没有丝毫压力,十四亿人口竟然没有几个球员能在五大联赛能立足的,这样的联赛水平,这样的国足水平进什么世界杯?

只是可惜了这么庞大的市场,国际足联,亚足联都眼红的不要不要的,可有什么办法呢?想干的没有机会干,干不好的一直站着不动。

足球不能市场化的根源与足协有关,但也不全是,说到底还是体制问题,足球如果真的放开了,对体制是个挑战,比如言论,比如团体的管控。

比如集体活动的限制。

可现实又迫使要放开问题,再不放开问题,经济问题,就业问题还会加剧,苏是个口子,且看这个口子的展吧。

高考曾被认为是中国最公平的,通过高考实现阶层跨越是无数家长的梦想,鸡娃为教育产业房地产贡献了太多人民币;可高考能改变命运也就只有三十年的光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直到本世纪头十年,高考真的是鲤鱼跃龙门的绝佳机会,为了拼高考,不光考生,家长也是用尽了浑身的能量,各种补习班,家教,各种鸡娃,高考移民,冒充,代考等等等现象层出不穷。

可现在,单凭高考跃龙门已经不太现实了,网上出现的各种周公子,李公子,赵公子等等不学无术之徒堂而皇之的占据肥缺,成绩优良的百姓子弟却只能去私企996,怎么不让人失望?想跃龙门都要靠关系,甚至有价值的工作都要靠关系,高考已经难以改变命运了,甚至一份安定的工作都找不到时,如果大学生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毕业后只能送外卖跑快点跑滴滴,拼学历,鸡娃还有什么意义?高考考的再好又能如何?就是考的再好,也进不了人家的圈子,人家一个四加四就能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