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6.皇子邀约(2 / 3)
p; “在此之后,夏国流官制度几乎崩溃,朝廷派过去的主官,政令根本难以通行。”
历朝历代以来,地方的主官往往都是采用的流官制度。
也就是说,在一个地方担任主官的人,他绝对不会是本地人。这样是为了避免主官和本地人有太多的利益纠葛。损害朝廷的利益。
齐国也是这样的制度。
这也算是制衡的方法,因为主官是朝廷派遣过去的,而真正办事的人依然是大多数本地人,这样权力的纷争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就光以齐国来说。
几个勋贵之家其实都是有着自己的根据地的。
如澹台家祖地就在明州。
澹台家在明州拥有着极为强大的影响力。地方的主官到了那里之后,往往许多政令都需要借助澹台家的影响力来进行推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076.皇子邀约(第2/2页)
总的来说,齐国在这方面还算做的不错,尚未有出现那种地方与朝廷对抗的局面。
可是在夏国,夏襄帝时期,这种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
姜业点点头道。
“我当时初读史书,便是与你一样的想法,英帝此人,如何称得上一个英字,应该配个晕的庙号才对。”
李淑文微笑着点点头。
“正是如此。”
“金虹剑仙攻入帝都之后,他们立刻清洗大皇子一脉,同时背刺金虹剑仙将他驱逐出国都。”
“之后东域战火连天。但趁势而起的几个国家其实都是夏国的勋贵,他们的建立本就是靠着蚕食夏国躯体的模式。”
而后李书文又从军队经济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夏国之所以落寞的原因。
林山不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起码他非常佩服李书文。姜业似乎也非常满意,目露赞许。
“等下次外放你可堪总督之位。”
总督是齐国最大的地方官职,彻底的封疆大吏。
君无戏言,既然姜业这么说了,未来这个位子必定跑不掉。
李书文微微一笑,拱拱手,然后坐了下去之后,姜业看向另外三人开口道。
“你们呢,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张茂苦笑一声。
“李书文已经将能说的全部说尽,微臣实在没有其他要提的了。”
而另外两人也表露了同样的意思。
姜业呵呵一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