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大宋我来了(2 / 3)

加入书签

息背后,怕是隐藏着朝局的微妙变化。

童贯在朝中势力庞大,他侄儿补了国子监丞,这背后或许牵扯着一系列权力的更迭与阴谋。

李清照通过蜡丸传递的这些朝局密报,正逐步帮他构建起一张情报网,让他在这复杂如迷宫的局势中,多了一份洞悉先机的可能,犹如在黑暗中摸索的旅人,多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转眼间就到了端阳。

新开辟的糖坊里,弥漫着艾草浓郁的清香,那香气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浊气。

陈太初望着窖藏的三千斤雪魄糖,心中已有了盘算。

他转头对正在记账的老王,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说道:“老王啊,烦请你把三成存货换成铜钱,七成兑作金银。”

老王微微一愣,抬起头看着陈太初,眼中满是疑惑。

陈太初见状,耐心解释道:“老王,你有所不知,再过两个月,蔡京就要推行夹锡钱法了。

一旦此法推行,铁钱肯定会像后世那津巴布韦币一样大幅贬值。

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避开这个通货膨胀的陷阱,不然辛苦积攒的财富可就付诸东流了。”

老王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对陈太初的远见卓识钦佩不已。

秋闱放榜的日子终于来临,这一天,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又兴奋的氛围之中。

陈太初的名字赫然高悬甲等,如同夜空中一颗璀璨的星辰。

在热闹非凡的鹿鸣宴上,美酒飘香,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大厅。

赵知州举着鎏金盏,笑容满面地朝陈太初走来,眼神中既有赞赏,又似乎带着一丝深意。

赵知州说道:“元晦,你当真要守选三年?”

说罢,凑近陈太初,压低声音,在他耳边低声耳语道,“茂德帝姬今冬及笄,官家正要广选侍读……”

陈太初心中明白,这其中怕是暗藏玄机。

茂德帝姬身份尊贵,广选侍读一事,必定牵扯到各方势力的角逐。

联想到靖康之变时帝姬们的悲惨命运,陈太初心中一阵刺痛,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他笑着举起酒杯,神色从容且恭敬地说道:“学生才疏学浅,想效仿范文正公,游历州县,增长见识。

只有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

说着便敬了赵知州一杯酒。

就在这时,他袖中的《农器图谱》不小心滑落,正好翻到“飏扇车”

那一页,边上赫然批着“西夏天盛年间制式”

陈太初心中一紧,西夏农具图谱的出现,揭示了边关可能存在技术渗透的危机。

西夏与大宋边境局势本就微妙,这图谱的出现,无疑表明西夏对大宋的渗透或许早已开始,看来这局势远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腊月里,第一场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无数洁白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很快就盖住了汴河。

整个世界银装素裹,仿佛变成了一个纯净的童话世界。

此时,在青龙寺旧址上,已然立起了十二架水碓。

水碓在水流的冲击下,出有节奏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神秘的乐章。

大郎正抡着铁锤,用力地敲打齿轮,每一次敲打都溅起一串火花,那火星在雪夜中格外耀眼。

大郎一边敲一边瓮声瓮气地问陈太初:“官人,您真要造那劳什子‘飞火车’?洒家看辽商运来的石炭……”

话还没说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如炸雷般在寂静的雪夜中响起,打断了他的话。

只见三个头戴范阳笠的汉子闯进门来,马蹄踏在雪地上,溅起一片片雪花。

领头的那个掀开斗篷,露出貂珰的宫制耳暖,那耳暖在雪光的映照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