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券暖万家灯(3 / 4)

加入书签

记住啊,这水井是喝水的,那污水井是倒脏水的,可不敢弄混了!”

恰巧里正巡查至此,听到她的教导,大为赞赏,当场以她为例,向周围新邻居们宣讲“污水、饮水分离”

的重要性,堪称古代版的“垃圾分类”

现场教学。

最有趣的莫过于少年阿羌。

他在检查自家屋后的污水井时,现井壁砖缝里竟趴着一只慢悠悠的小龟。

他小心翼翼地将小龟捞起,捧在手里,对盲眼母亲说:“阿母,井里有只龟,我想养在厨房水缸里,给它做个伴!”

这时,嬴政正巡视到此,闻言不禁莞尔,看了看那懵懂的小龟,笑道:“此龟居于此井,见证新居落成,亦是有缘。

便叫它‘宪龟’吧,愿它护佑此宅安宁。”

皇帝金口一开,这小龟立刻身价百倍,“宪龟”

之名不胫而走,很快成了安家里坊的吉祥物,引得邻里纷纷前来观看,也为这段乔迁之喜增添了几分神话色彩。

项羽和虞姬也跟着人群参观宅院。

走到一处带公圃的宅院前,虞姬蹲下身,摸着地里松软的泥土,对项羽说:“这里种些蔬菜和花草肯定好看,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好。”

项羽蹲在她身边,帮她拂去沾在裙摆上的泥土,轻声道:“等咱们有了宅子,公圃都听你的,你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周围邻居见这对璧人如此恩爱,都善意地笑了起来。

(四)公圃锄影与乔迁之火

每家每户还在公圃分到了五步见方的菜畦。

嬴政挽起袖子,拿起锄头,亲自示范如何点种葵菜籽。

皇帝与民同锄的景象,让新住户们倍感亲切与鼓舞。

阿羌学着样子,笨拙却认真地在自己家的菜畦里撒下种子,仿佛种下了整个未来的希望。

夜幕降临,按照允许,家家户户在门前燃起了小小的乔迁火堆。

火上架着锅,煮着难得的肉食,烤着香喷喷的面饼。

孩子们兴奋地放着写满祝福语的纸灯。

阿羌将第一块烤得焦香的饼子吹凉,递到盲母手中。

老妇人摸索着接过,咬了一口,轻声问:“羌儿,这新屋…究竟妇人?”

阿羌望着眼前温暖的火焰,映照着母亲饱经风霜却此刻安详的脸,无比认真地回答:“阿母,墙是暖的,烟囱不呛人,井水…是甜的。”

盲母没有说话,只是紧紧握着儿子的手,浑浊的眼泪无声地滑过脸颊,滴落在散着泥土芬芳的地面上。

项羽和虞姬也在一处火堆旁坐下。

虞姬烤着一块面饼,不时翻面,防止烤焦。

项羽则帮她拢了拢火堆,确保火势稳定。

很快,面饼烤得金黄,虞姬吹了吹,递到项羽嘴边:“你尝尝,看好不好吃。”

项羽咬了一口,满口香甜,笑着点头:“好吃,比军中的干粮强多了。”

两人相视而笑,火光映在他们脸上,满是温馨。

旁边几个邻居看着,都忍不住感叹:“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不远处,嬴政与萧何悄然站立,望着这片万家灯火。

“墙暖,烟不呛,井水甜…”

嬴政低声重复着阿羌的话,对萧何道,“萧卿,听见了吗?此一句质朴之言,胜却朝堂万卷青史。”

萧何躬身,心中亦是感慨万千。

放眼望去,沿着安家里坊整齐的街巷,数千点乔迁的星火蜿蜒排列,与空中升起的、写满“屋暖烟甜”

祈愿的纸灯交相辉映。

更远处,原阿房宫工地的方向,依旧有象征帝国雄心与建设的灯火在闪烁。

这一夜,民生温暖的万家灯火,与帝国宏大的未竟之心,在同一天幕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