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家乡特产,一处宝地(2 / 4)

加入书签

sp;  再有眼力些的,心里更打起了小算盘。

    若是得了姜老的青眼,将来能专职看管这片药地,日日泡在这等天地灵机里,那便真是天大的福缘。

    正胡思乱想着,村道上传来“咯吱咯吱”的车轮声,一声一响,晃晃悠悠。

    姜义正立在田垄上,闻声抬了抬眼皮,朝那头瞥了一眼,嘴角几不可察地一挑。

    是李家的车。

    车夫甩鞭的那股子精干劲儿,他隔着老远都认得出。

    等他慢悠悠踱回院里,那辆马车也正巧“吱呀”一声停稳在门外。

    车上跳下李府那位老管家。

    年纪虽长,脚下却生风,一路小跑过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意,笑不露齿,敬不折节。

    老管家双手捧上一封蜡封信。

    车夫也不含糊,抬手便把车上那只半人高的木箱往地上一稳。

    姜义懒得多言,随手从袖里摸出几角碎银,抛了过去,算是打发。

    老管家陪着笑说了几句场面话,那边车夫早调转马头,“咯吱”一响,马车颠颠地去了。

    姜义这才一手捏着信笺,另一只手托起那沉甸甸的木箱,举重若轻,连衣角都不曾飘动分毫,转身进了院。

    院中,柳秀莲正给两个孙儿擦汗,见他这般模样,笑着迎了几步,顺手接过那封信。

    夫妻俩并肩倚在廊柱下,一人揭蜡,一人展纸,拆信。

    信是姜锋那小子从鹤鸣山寄来的。

    寥寥几行,写得东一笔西一笔,尽是些“海天澄碧、鲲影掠波”之类的句子,只说一切安好,叫家里莫挂心。

    信中又提到了小白,说是恰巧重逢。

    却在末尾,好似不经意般,轻描淡写地添了一句:

    “她那名头,说出来吓你们一跳!”

    姜义瞧至此处,唇角一翘,眼中便浮出些淡淡笑意来。

    这桩事,他心里早有些盘算,压根算不得惊奇。

    信末又絮絮叨叨,说那丫头小白,念着当年村中照拂,特意托他捎了些“家乡特产”,权作一番心意。

    “特产?”

    柳秀莲笑吟吟的,眼角一弯,目光已落在那口木箱上。

    姜义将信纸一折,顺手一掀箱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