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何谓“走无常”(3 / 5)

加入书签

管这个城的,就是阴界之主,又因为这位阴界之主还掌控着生死之事,是以他被编撰成“司命神君”。

    何禹解释道:“倒不必审问,我阴界有一法宝,名为‘生死簿’,其不光会记在人的生卒时辰,还有平生是非功过,皆有刻印,且绝无偏差,像是地府中的判官,其职责就是依据生死簿审判鬼之刑罚,以便惩处。”

    白山正甫面露怀疑之色:“世间竟有如此宝物,那岂不是为官为吏无需明察秋毫,只按图索骥即可?”

    何禹摇头道:“非也,这生死簿固然能记平生,却不偏不倚,不乱次序,故难免对前因后果有所疏漏。

    “就如它会记载‘张三杀李四,致使李四老母无人奉养’,看似罪责影响多人,可假若李四先杀张三父母,则此不会在‘张三杀李四’前后记,而是在张三失怙失恃时记,如此,便要对照前后,酌情考量,再行判责。”

    “原来如此……”

    谈论到这些事,白山正甫顿时来了精神,他先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而迫不及待地追问:“这便是说,‘功德簿’乃一本绝无错漏的证据,所谓判责,也只是依‘功德簿’而来?”

    何禹答道:“姑且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功德簿’虽无错谬,却常有疏漏,许多事或许不会记上,这时,就得通过‘功德簿’回溯此人的生平,切身去看当时的景象,才能判断,这又是‘功德簿’这个法宝的另一个妙用了。”

    白山正甫惊讶道:“竟还能如此!不愧是超脱凡俗之法宝,若是衙门里也有这般宝贝就好了!”

    何禹笑道:“此物只有阳寿已尽者,方能在其中显现生平,若是活人,便是一张白纸、一本废书了。”

    “实不相瞒,若尊下所言为真,那在下还真想见识一番这般宝贝!”说到这里,白山正甫又犹豫道:“只是传闻中,这地府县衙里,应当也都是鬼差、鬼吏,我若是应了尊下的征辟,岂非阳寿将尽?”

    何禹再答:“非也,这地府中,除了寻常的鬼差鬼吏,还有一种修‘走无常’的从事、官吏,乃是活人或修士,以魂魄离体之法,于子时至寅时去地府做事。

    “若是寻常凡人,长此以往,恐会受鬼气侵蚀,影响寿数,不过只要修为有成,引气入体,便不惧此了。”

    “尊下所言,我已明了,只是尚还有一不解之处,”白山正甫再拱了拱手,道:“我不过一凡夫俗子,未曾修习武道,也不曾修仙道,更妄论引气入体了,尊下因何寻上了在下呢?”

    “无论武道还是仙道,皆可徐徐习之,但地府征辟,看的乃是一身正气,足下在这恒阳县为吏十三年,未有疏漏,正是一身浩然正气所恃,方有今日。”

    何禹说着,想到了张承道先前对自己叮嘱的“招聘技巧”,连忙补充着,画起了大饼:“修‘走无常’后,虽受限于不可轻易插手人间事务,不能领黄白之物为俸禄,却可修功德、享香火,还能获取‘黑白令’。此令牌可于地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