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去武汉(3 / 3)
阳的脑袋:“这萝卜真大啊!”
孙朝阳嘟囔:“大大大,心儿里美。”
一晚上没睡好,次日早上,孙朝阳逃命似地出了老蒋家,去磁带厂。
蒋见生用自行车搭孙朝阳,早饭也是在车上吃的,热干面。
老蒋出门的时候就带了两个搪瓷盅,很大,直径相当于小孩子的脑袋,装上二两面竟还没装满。
他也是厉害,一只手握车把手,一只手端搪瓷盅,时不时偷空低头吃上一口,竟在洪水般的车流人流中穿梭自如。
一辆公共汽车从他们身边呼啸而过,孙朝阳抬头看去,车上的人都在吃面,身体左右前后摇曳,如同站在甲板上的水手,却晃而不倒。
孙朝阳和蒋见生去的是武汉磁带厂,这家厂子位于汉口颇有些历史,创建于一九六零年,是军工企业曾用名八二四厂,现在属于武钢的附属企业。
厂子好大,有两千多人,接待他们的是厂刊的主编,姓许。
老许看到蒋见生很高兴,说老蒋听说你在北京办刊,很风光的嘛!
咱们已经有两年没见,没啥说的,中午饭我请客。
磁带厂的厂刊是个文学刊物,除了表本厂职工的作品外,还武钢的作家们写的东西。
当初办刊的时候,蒋见生还来指导过几次,两人关系密切。
看到老蒋,老许很兴奋,拿出新一期的刊物给他看,说上个月总算刊载了一篇有质量的东西,也不枉忙上这几年。
孙朝阳一看,是篇散文,写的是武钢的女工怀孕后每天拖着沉重的身子乘船过江去汉阳上班,在船上和其他女人交流怀孕心得,写得生活味十足。
作家名迟莉。
原来,池莉从79年已经开始表文学作品,现在武钢上班。
她这篇散文已经有点后来所写的代表作短篇小说《太阳出世》的意思了。
到九十年代的时候,她的短篇小说《来来往往》改编成电视连续剧,由濮存昕许晴主演,立即大红,也使得她一跃成为当时的一线名家。
池莉老蒋也是认识的,可惜这次来武汉时间太紧,也没办法和她见面。
蒋见生和老许聊了几句,说到磁带的事情,老许道,这事容易,我去帮你找领导。
喜欢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