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阿炳的故事(1 / 3)

加入书签

经过测试,瞎子阿炳正式加入神秘单位701,按照制度,所有正式工作人员都要进行一次宣誓。

仪式在庄严肃穆中进行,从此,阿炳将与外界隔绝,从此他将做为一个秘密战线的战士为国家和民族服务,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仪式的最后一个程序是加入同志对组织提出自己的私人要求,阿炳提出两点。

一,希望单位能够解决母亲平时做饭的柴火问题;二,如果自己死了,请不要割掉自己的耳朵做科学研究。

如此重要的时刻,他提出的要求如此搞笑,令人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但按照制度,却不能不正式记录在案。

……

正在抄写的何情也忍不住停下笔偷偷掩住嘴巴。

孙朝阳问:“你是不是觉得这样写有损英雄的形象?”

何情:“我不懂得文学,不过……你这样写,大概有你的道理。”

孙朝阳:“现代汉语小说从新文化运动始,学习的是欧洲文学那一套。

但经过几十年的展,依旧总结出自己的路子。

特别是在人物的塑造上,讲究的是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

五十年代的时候,更是要求文学的三突出原则。

主角务必高大上,但这样一来,人物性格未免扁平,在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却给人模板化的感觉。

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不接地气。

到七十年代末,很多作家意识到这一点,开始朝挖掘复杂人性上进行探索。

主角开始不完美,甚至有这样那样的缺点。”

何情:“你说的这些我又不懂,以前从来没有人用瞎子甚至有点傻的人做主角。

换其他人写,我才不愿意看呢!

但你这个故事实在太新奇,让人一看就丢不下。”

孙朝阳感叹:“是啊,读者看书的时候,通常会把自己想象成小说书里的主角,主角的经历就是自己的经历,而自己也会随着主角人生的际遇欢喜、悲伤、痛苦、快乐,这就是所谓的代入感。

严格说来,我所写的这个主角挺让人不适的,严肃文学很多时候都有这个问题。”

何情:“可我觉得阿炳这个人挺可爱的,他应该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奇迹,给人惊喜,获得成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吧?”

孙朝阳没有回答:“咱们继续,截稿日期快到了,抓紧点,我们一天写一万字。”

……

阿炳的故事继续。

经过测试后,701所为阿炳的过常人,甚至是神迹的特殊能力而震惊。

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他开始上岗。

此时,我国正受到北方某邻国的巨大威胁,双方在漫长边境线对峙,互相陈兵百万,后来更是在珍宝岛生了一场激烈战斗。

当然,我们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秘密战线上,斗争一样激烈。

每天都有潜伏在我国的间谍用电台联络,阿炳的任务就是利用他的耳朵,把这些地老鼠揪出来。

理论上来说,报员报就跟我们用嘴说话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口音,每个人和每个人之间都有细微的差别。

可福尔斯电码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语言,只有“滴”

和“答”

两样东西。

要分辨每个人表声的区别实在太难,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阿炳开始展示他的神奇之处,他很快地就从纷乱的信号中找到了701的“老对手”

“老朋友”

们。

“这个报务有个明显的冷僻动作,常常把五个滴成六个滴。”

而在福尔斯电码中没有六个滴字。

“这个报务员,三七在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