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张氏现象,记者采访,炮轰杨学文!(3 / 5)
‘ZXZ现象’的命名。
但是,国内学术圈对‘ZXZ现象’的命名并不认可。
张明浩的‘入学事件’闹过一阵,新闻上到处都能搜得到,甚至还能找到一些媒体对于‘实验作假’的批评。
这个实验毫无疑问是张明浩的。
所以国内的报道,更倾向于把现象称之为‘张明浩现象’或‘张氏现象’。
报道持续不断,主流媒体的采访也找到了江州大学。
这天学校安排了专题采访。
采访地点是在行政楼二层的会议室,学校方面特别放了书架、绿植当做背景,还在中间放置了个长沙发。
张明浩、薛坤以及朱炳坤坐成一排。
三人多少都有点紧张。
之前张明浩也碰到过专门来找自己的记者,但都只是回答个问题就过去了。
这次是大媒体的专题采访,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新闻报道肯定少不了,也许还会放在电视上播出。
薛坤和朱炳坤,看起来比张明浩更紧张,紧张中还带有一丝激动。
大媒体专题采访啊!
他们活了四十多年,还是第一次有机会接受这种级别的采访。
“不要紧张!”
女记者笑着提醒道,“放松下来,就只是以对话形式进行。”
“如果出现表现不好的镜头,是可以掐掉的。”
这句话让几人放松下来。
很快,采访开始。
女记者连续问了几个实验问题,包括实验是怎么做的、做了多久,研究过程碰到了什么难题,等等。
薛坤和朱炳坤分别做了回答。
当讲起专业性的东西,他们也不紧张了,说的都很专业、流畅。
女记者也转而问向张明浩,“有一种说法是这个新现象和你在东港大学的发现不一样,是这样吗?”
张明浩用一句话来做回答,“同样的现象,不同的表现形式。”
“我在东港大学的实验,空气流动性表现更强,甚至人体都能清晰感受到,所以我才非常确定那是真的。”
“现在的实验只是测定到流动性,我觉得中间可能缺少什么环节不知道,复现我在东港大学的实验,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