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4 / 4)
;在实验设计工作上,张明浩就无法给出意见了,在座的每一个研究员都比他更有经验。
实验设计,还是朱炳坤来主导,他以张明浩的意见为基础,再和大家一起讨论。
针对每一项关联以及数据表现的倾向性,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一个以经验来判断的衬底特性修正方案。
会议进行了两个小时,研究员们一起敲定了最终的实验设计方案。
下一步就是薛坤的工作。
实验上,最重要的就是制造符合预期的碲化铋衬底,而薛坤最擅长的是待在实验室,进行各种一线的实验操作。
实验说起来很庞大,实际上,所制造出来的碲化铋衬底,就只是一个烟灰缸大小的圆盘。
圆盘上有各种设备留下的精微空隙。
这些精细控制的操作,就都是薛坤的工作了,他身后的玻璃窗隔层外,朱炳坤、陈帅浩以及副研究员周建勇一起看着。
按照全新的设计方案,利用标准模具制造全新碲化铋衬底,需要12个小时以上。
薛坤会分三次,完成这些精细的操作。
其他人过来也只是看一下。
陈帅隔着玻璃窗看着薛坤,再想到会议室里侃侃而谈的张明浩,心里不由得出现了一种感慨。
他开口道,“我忽然觉得张明浩不和薛坤一起做实验工作也挺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
朱炳坤和周建勇一起看向薛坤。
陈帅叹了口气,继续道,“古人都说‘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我原来不明白,今天是好好给我上了一课。”
“张明浩做了一天,找了六组弱关联,我找了两个月,三组,被否定两组。”
他摇了摇头,“如果张明浩是我的学生,专心做实验数据分析、实验计算,我就可以宣布失业了吧?最多也只能给他打打下手。”
“看看薛坤,不让张明浩跟着学实验,真到了实验的时候,还是要他自己来……”
“天才学生不跟着做实验,他也永远不会被顶替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