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三六)(4 / 6)
少了点什么——青铜三目佩被他扔出去引开注意力时,他分明瞥见佩身的目形纹闪了下微光,像在传递什么信号,可当时太急,没来得及细想。
苏晴突然“咦”了一声,举着相机调出刚才在烽燧拍的照片:“你看这张,那辆越野车的挡风玻璃右下角,贴着张泛黄的纸,上面有个‘马’字,还有串数字‘07’。阿木说过,这附近的牧民点都有编号,会不会和废弃牧民点有关?”
陈轩凑过去看,照片被风沙糊得有点虚,但“马”字和“07”确实能辨清。他想起阿木提过,早年当地牧场按姓氏划分片区,“马”是其中一个大姓,07号牧民点恰好在西北方向的枯井附近:“没错,就是那儿。再走两公里,应该就能看到枯井旁的石磨盘了。”
话音刚落,小林突然指着前方:“你们看!那是不是石磨盘?”
风沙里果然立着个灰扑扑的圆东西,半埋在沙里,边缘缺了个角,正是阿木说的标记。三人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冲过去,石磨盘旁果然有口枯井,井口盖着块裂了缝的木板,木板上压着块刻着“马”字的青石板——和照片里的标记对上了。
“阿木说的备用物资,应该就在井边。”陈轩蹲下身,手指顺着青石板的边缘摸,摸到一道浅槽,槽里嵌着块小石子。他把石子抠出来,轻轻一抬,青石板竟顺着槽口滑开,
“有水!还有压缩饼干和信号弹!”小林一把抓过包,拉开拉链就惊呼起来。包里塞着两壶满的矿泉水、三包压缩饼干,还有一捆红色的信号弹,最底下压着个老旧的卫星电话。
苏晴立刻拿起卫星电话开机,屏幕闪了几下,终于跳出信号格。她拨了阿木的号码,电话响了三声就被接起,阿木的声音裹着电流声传来:“喂?苏晴?你们怎么样?我刚到烽燧,外面空无一人,地上有根断木梁,还有枚……青铜佩?”
“阿木!那枚佩是陈先生扔出去引开盗墓贼的!”苏晴急声道,“我们在07号牧民点的枯井旁,刚才被三个‘黑鸢’的人追,他们有射钉枪,还在叫援兵!你快联系当地派出所的王警官,让他带人过来!”
电话那头的阿木顿了顿,语气沉下来:“我知道了,王警官的人已经在往这边赶,大概一个小时到。你们待在牧民点别乱跑,那地方有间破土房,能挡挡风,我现在就过去找你们!”
挂了电话,苏晴松了口气,把卫星电话递给陈轩:“阿木说王警官的援兵一个小时到,他也在往这边赶。”
陈轩点点头,目光落在帆布包里的信号弹上。他拿起一枚,指尖摩挲着弹身的拉环:“信号弹留着应急,要是‘黑鸢’的援兵先到,就朝天发射,王警官他们能看到。”说着,他转头看向枯井旁那间破土房——土房只剩三面墙,屋顶塌了一半,墙角堆着些干枯的芨芨草,倒真能暂时藏身。
三人刚躲进土房,就听到远处传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声。不是阿木那辆熟悉的皮卡车,声音更沉,像是改装过的越野车。
“糟了!是‘黑鸢’的援兵!”小林瞬间绷紧了身体,工兵铲握得更紧了。
陈轩探头从墙缝往外看,风沙里驶来了两辆沙漠越野车,和之前那辆是同一个型号,车身上蒙着厚厚的沙尘,车门上隐约能看到个黑色的鸢形标记。车子停在枯井不远处,下来五个穿着迷彩服的男人,为首的是个高个子,脸上留着一道从眼角划到下颌的刀疤,手里端着一把猎枪,眼神阴鸷地扫过四周。
“刀疤脸……”苏晴悄悄举起相机,从墙缝里对准那几人,“他应该就是刚才电话里说的‘大哥’。”
刀疤脸走到枯井旁,捡起地上那枚青铜三目佩,放在手里把玩着,突然笑了一声,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玄山氏的小玩意儿,倒挺精致。之前那三个跑哪去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