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二五)(4 / 4)
痕迹很新,应该是最近几天留下的,这背后的人,比他们想象的更急着拿到沉船里的东西。
半小时后,第一个潜水员浮出水面,手里举着一个密封袋,里面装着一块完整的青花瓷盘。“张教授,陈先生,这是从船仓破损处找到的,上面有‘大明宣德年制’的款识!”潜水员兴奋地喊道。
陈轩接过密封袋,拿出玄鉴镜对着瓷盘照了照。镜面下,瓷盘上的缠枝莲纹清晰可见,釉色温润如玉,确实是宣德年间的官窑瓷器。但当他的目光落在瓷盘底部时,突然顿住了——款识的字体虽然模仿得很像,但笔触里少了官窑特有的规整,更像是民间仿品。
“不对,这不是官窑瓷。”陈轩皱着眉说,“宣德官窑的款识‘德’字心上少一横,这个瓷盘上的‘德’字是完整的,而且釉面的气泡分布不均匀,是后期仿造的。”张教授闻言,立刻拿过瓷盘仔细查看,过了一会儿,脸色凝重地说:“陈先生说得对,这是清代仿宣德的瓷器,怎么会出现在明代的官船上?”
就在这时,第二个潜水员也上来了,手里拿着一个铜制的盒子:“张教授,这是从船尾炸破的洞里找到的,盒子是密封的,没敢打开。”陈轩接过铜盒,入手沉甸甸的,盒子表面刻着复杂的云纹,边缘还有明显的碰撞痕迹,应该是被炸药炸出来的。
小心翼翼地打开铜盒,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丝绸,丝绸上放着一卷泛黄的锦缎文书。陈轩轻轻展开文书,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模糊,但仍能辨认出是明代的官方文书,开头写着“永乐十三年,遣内官郑和使西洋……”
“是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文书!”张教授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郑和下西洋的官方记载大多遗失,这卷文书要是真的,价值连城!”陈轩却没那么乐观,他指着文书末尾的印章:“这个印章是‘南京工部造’,但永乐十三年,郑和下西洋的船只都是由龙江宝船厂建造,不归工部管,这文书有问题。”
苏晴看着桌上的仿品瓷盘和可疑文书,突然想起昨天林教授说的备案报告被调阅的事:“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在沉船里放了这些假文物,想混淆视听?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陈轩的指尖轻轻敲着桌子,目光望向远处的魔鬼湾海域。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可谁也不知道,这片看似平静的海水下,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他突然想到什么,抬头对着张教授说:“张教授,让潜水员再去船仓深处看看,我怀疑,真正的文物早就被人转移了,留下的这些,都是用来迷惑我们的幌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