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七十三)(5 / 5)
的桑皮纸,“这是我爹藏在窑神肚子里的真图,他说只有玄鉴镜能让上面的字显形。”
陈轩将桑皮纸铺在石台上,玄鉴镜的青光扫过之处,空白的纸面渐渐浮现出密密麻麻的小楷,墨迹是用朱砂混合窑烟调制的,遇镜光才会显色。上面记录着玄山氏藏在全国的二十处宝地:邙山藏青铜,瓷都藏汝窑,京城藏字画,陕西藏秦权……每处都标注着“信物”和“鉴法”,最后一行写着:“玄鉴为钥,聚则显真。”
“原来玄鉴镜不只是鉴宝的,还是开启所有藏宝地的钥匙。”陈轩忽然想起师父留下的玉牌,背面的密纹或许就是某处藏宝地的坐标,“李默要的不是星图,是鉴别所有藏品的方法,这样他的仿品才能彻底乱真。”
这时,石台上的铜匣突然发出“滴答”声。柴念祖脸色骤变:“那蛇眼是引信!里面是定时炸弹!”陈轩猛地将玄鉴镜扣在铜匣上,镜面的青光瞬间将匣子包裹,引信的火花“滋”地灭了。更惊人的是,蛇形锁的机关竟在青光中缓缓弹开——里面没有炸弹,只有块巴掌大的青铜印,印文是“玄山氏鉴”,印泥槽里的朱砂还带着新鲜的光泽。
“这是玄山氏的真印。”陈轩拿起铜印,在玄鉴镜下,印泥里嵌着的矿物粉末清晰可见,“是邙山特有的赤铁矿砂,仿品调不出来这种色泽。”他忽然注意到印背刻着行小字:“守真者,轩也。”——“轩”字的笔画,与陈轩师父玉牌上的落款如出一辙。
石门被警方撬开时,李默已经带着手下逃得无影无踪,但扩音器还在循环播放他的狠话:“你们找不到所有藏品的!我已经派人去陕西挖秦权了!”
陈轩看着星图上“陕西咸阳,秦权五枚,证在铭文”的标注,指尖在“秦权”二字上停顿。柴念祖突然跪下磕了个头,额头撞在石阶上“咚咚”作响:“陈先生,让我跟你们一起去吧!我爹的手艺不能断,这些仿品也该有个了断。”
陈轩扶起他,玄鉴镜的青光扫过石室的墙壁,那些被烟熏黑的砖面上,渐渐显露出玄山氏刻的字:“辨伪易,守真难。真者,非物,乃心也。”
离开龙窑时,阳光已经爬满了窑顶。昌江的水汽在窑口凝成道彩虹,横跨在青灰色的窑砖上,像给这条藏了百年秘密的“巨蟒”系了条彩带。小林突然指着窑口的蛇形凹槽,那里不知何时爬来条银环蛇,正对着玄鉴镜的方向吐信,见有人靠近,慢悠悠地滑进了砖缝。
“玄山氏说蛇是‘守库之灵’,看来是真的。”陈轩将青铜印小心收好,“它守的不是宝贝,是识宝的初心。”
远处传来警笛的余音,混着昌江的涛声,像在为这段揭秘的旅程伴奏。陈轩知道,下一站的咸阳城外,还有五枚秦代铜权在等着他们,而李默那群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但只要玄鉴镜的青光还在,只要还有人愿意在真假之间守住那条线,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就永远不会被谎言掩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