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五)(3 / 4)
滚动了一下:“我不懂你说什么,那些都是收来的货……”
“收来的货会在账本里记‘新铸’‘做旧’?”陈轩翻开账本,指着其中一页的朱砂批注,“你在洛阳有个青铜器作坊,用的是现代失蜡法铸造,对吧?化学做旧用的氧化银和硫酸铜溶液,都是从南郊化工厂批的,上个月还因为运输泄漏被查过一次。”
胖子的肩膀明显垮了下去。陈轩继续说道:“你戒指上的催化剂粉末,和邙山盗墓现场遗留的完全一致。真正的玄山氏藏家绝不会用这种伤器物的手段做旧,因为他们懂青铜器的‘呼吸’——千年氧化层是活的,化学药剂只会杀死它。”
他忽然话锋一转,说起了不相干的事:“二十年前玄山氏有个徒弟,叫周明远,最擅长仿商周铜器。他刻的‘玄’字总爱在收笔处留个圆点,说是‘心到笔到,意犹未尽’。后来他因为反对用化学做旧,被师门逐出去了,你认识他吗?”
胖子猛地抬头,眼里闪过震惊:“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见过他的真迹。”陈轩拿出手机,点开邙山窖藏青铜器的照片,“玄山氏的‘玄’字藏着星象密码,每个笔画对应北斗七星的位置,而你仿的字连星位都错了。周明远当年教过我,真正的仿古是尊重历史,不是亵渎。”
这句话像是戳中了胖子的软肋。他沉默了五分钟,忽然抬头:“我不是主谋,我只是个匠人。伪古堂真正的老板叫‘老玄’,我从没见过他的脸,每次都是通过加密邮件联系。”
“老玄?”张警官在单向玻璃后皱眉记录。
“他给我发器物图样,要求必须刻‘玄’字款,出价比普通仿品高三倍。”胖子声音发颤,“城西仓库是中转站,每周五会有人来提货,都是些戴黑色口罩的人,说话带着北方口音……”
正说着,审讯室的门被推开,技术人员递来检测报告:“张队,仓库找到了!里面有五十多件待运的仿品,还有一套完整的铸造设备,墙角发现了这个!”
那是块巴掌大的青铜残片,边缘刻着半个“玄”字,收笔处赫然有个极小的圆点。陈轩接过残片,指尖抚过圆点——这才是周明远的真迹!残片背面有火烧的痕迹,像是从某件完整器物上敲下来的。
“这不是仿品。”陈轩的声音有些凝重,“是真品残片。老玄不仅在造假,还在销毁真东西。”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小林拿着放大镜研究残片:“师父,这残片的氧化层里有朱砂成分,和邙山窖藏的祭祀礼器特征一致!难道老玄和玄山氏有关系?”
陈轩忽然想起玄鉴镜的异常——昨晚在黑市据点时,镜面曾短暂发烫,映出的光斑组成了北斗七星的形状。他拿出锦盒打开,玄鉴镜在白炽灯下流转着柔和的光,镜面倒影里,青铜残片的圆点恰好与镜中某颗星斑重合。
“他在找玄山氏的镇族之宝。”陈轩肯定地说,“伪古堂造假是为了掩人耳目,真正的目的是通过仿品流通,打探真迹的下落。周明远的残片出现在仓库,说明他可能已经……”
胖子突然插话:“老玄说过,等集齐‘玄’字款的七件礼器,就能找到‘玄山秘藏’。他上个月寄来一张拓片,上面有个奇怪的图案,像座山连着星星……”
陈轩心头一震。玄山氏世代相传的秘闻里,确实有“七星镇山”之说——七件青铜礼器对应北斗七星,合在一起能指向玄山氏祖地的藏宝坐标。而周明远作为唯一掌握完整星象图的传人,恐怕早已被老玄盯上。
这时,张警官的手机响了,他接起后脸色骤变:“什么?仓库看守说昨晚有个戴斗笠的人闯进去,打伤了守卫,拿走了一块青铜残片?”
陈轩立刻起身:“是老玄!他知道我们端了据点,提前动手了!”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