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辨证施医(1 / 4)
死囚牢上空的晨雾尚未散尽,扁鹊的灵魂已飘至城郊的村落。
这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病气,与他在死囚牢中感知的截然不同——那是一种混杂着绝望与无助的气息,从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源源不断地溢出。
他循着气息飘去,透过糊着油纸的窗户,看到屋内的景象:土炕上躺着一位中年汉子,面色潮红如烧红的铁块,呼吸急促得像破旧的风箱,每一次喘息都带着痛苦的呻吟;炕边围着一对母女,妇人正用粗糙的麻布巾蘸着冷水,一遍遍擦拭汉子的额头,小女孩则抱着妇人的衣角,大眼睛里满是恐惧,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他爹,你再撑撑,王郎中就快到了……”
妇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手却不敢停下,麻布巾上的冷水很快就被汉子的体温焐热。
扁鹊的灵魂悬在窗外,目光落在汉子身上,指尖凝聚起一缕极淡的医道微光——这是他自化后领悟的新能力,无需触碰,便能透过微光感知患者的气血流转。
微光如细丝般钻入屋内,顺着汉子的鼻腔进入体内,扁鹊瞬间“看”
清了他的病症:体内热毒如燎原之火,堵塞了气血通道,而脾胃虚弱又无法运化水湿,导致湿热交织,这才引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的症状。
“若等郎中赶来,怕是来不及了。”
扁鹊心中了然,他试着将一缕微光引向妇人的眉心。
妇人正低头给汉子换麻布巾,忽然觉得眉心一阵温热,脑海中莫名闪过一个念头:“灶房里有去年晒的薄荷和艾草,或许能派上用场。”
她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薄荷性凉,能清热;艾草性温,可祛湿,这两种草药都是寻常之物,往年夏天用来驱蚊,怎么今日突然觉得能治病?
“娘,你怎么了?”
小女孩见妇人停下动作,小声问道。
妇人摇了摇头,眼神却变得坚定:“娘去灶房找点东西,或许能救你爹。”
她起身快步走向灶房,在灶台角落的陶罐里,果然找到了用布包着的薄荷和艾草。
她将草药放在石臼里捣碎,用开水冲泡,待水温稍降,便端到炕边,想喂汉子喝下。
可汉子牙关紧闭,根本无法吞咽,妇人急得直掉眼泪,捧着碗的手不停颤抖。
扁鹊的灵魂在窗外轻轻叹气,又将一缕微光引向妇人的双手。
妇人只觉得双手忽然有了力气,脑海中再次闪过一个画面:用棉布蘸着草药水,擦拭汉子的额头、腋下和脚心。
她立刻照做,将棉布浸入药水中,拧干后仔细擦拭汉子的皮肤。
奇迹般地,不过半柱香的时间,汉子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脸上的潮红也褪去了几分,虽然依旧昏迷,却不再出痛苦的呻吟。
小女孩惊喜地喊道:“娘,爹不难受了!”
妇人看着汉子的变化,又看了看手中的草药水,眼中满是疑惑与感激——她不知道,这一切都是窗外那缕无人察觉的微光在指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郎中背着药箱,气喘吁吁地走进来。
他看到炕边的妇人,急忙问道:“他情况怎么样了?”
妇人连忙起身,将刚才用薄荷和艾草治病的经过告诉了王郎中,还把剩下的草药水递给他看。
王郎中接过碗,闻了闻草药的气味,又走到炕边,伸手给汉子切脉。
片刻后,他惊讶地抬起头:“这草药用得妙啊!
他体内热毒炽盛,又兼湿气重,薄荷清热、艾草祛湿,正好对症。
只是……你怎么知道这两种草药能治他的病?”
妇人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就是刚才突然想到的,像是有人在我耳边提醒一样。”
王郎中皱了皱眉,觉得此事蹊跷,却也没再多问,从药箱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