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徐阳给陈澈带来的惊喜(2 / 3)

加入书签

>…

“不是哥们。”

郭景林握着酒瓶回来,发现他们两个人还在聊这些,都有点无语了。

他无语的不是两人还在聊。

他是无语两人在聊这些。

重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郭景林碰了碰陈澈的胳膊,对着徐阳道:

“姐夫,吃饭啊。”

徐阳闻言看过去,他甚至都不知道郭景林离开过,点点头看向周围。

服务员刚好端着开胃汤过来,依次放到了几人面前,很快在场所有人都有了。

餐桌前众人已经开始吃了起来,餐具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

徐阳拿起小碗里的汤勺,轻拨了一下汤面从三块排骨里首先挖了一勺汤。

郭景林拿起白色的公筷,伸向缓缓转动的餐盘里,夹了一些到餐盘上道:

“快吃吧,等会儿好好喝几杯。”

陈澈喝着汤没搭理郭景林,而是重新看向徐阳,继续刚才的话题道:

“姐夫觉得这中间的挑战是什么?”

徐阳闻言,立马放下汤勺,把鲜美的汤汁咽进嘴里,笑了笑说道:

“我只是拙见,并不权威啊。”

陈澈道:

“没事姐夫,咱们就是聊聊嘛,我现在是真有这方面需求,姐夫可别藏私。”

徐阳连忙道:

“肯定不藏私,就是一点认识。”

陈澈洗耳恭听道:

“姐夫你说。”

徐阳当下摊开手掌,说道:

“我是觉得第一是算力,训练需要大量GPU集群,持续投入巨大,杭城那边虽然有阿里云,但自建或租赁的成本都是天文数字,真要自己做成本是大问题,第二是数据上的,想要搞那种大模型平台需要高质量、海量、多样化的数据,特别是中文数据,数据的清洗、标注、合规性都是大问题,算法上Trasforr是基础,但如何优化架构、提升训练效率、降低推理成本?如何解决模型幻觉偏见和安全问题?这些都需要顶尖的算法团队,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无论成功与否还是要找到能赚钱的场景,是提供API服务?赋能特定行业?还是做成产品?现在大家都在摸索,不知要多久。”

期间,徐阳声情并茂。

他是一个老实人,平常话不多,只有涉及到他熟悉的专业才显得侃侃而谈。

陈澈认真听着,不时点头道:

“姐夫分析得很透彻啊,其实最大的痛点就是投资的价值所在嘛,算力问题,随着芯片发展和云服务成熟,成本曲线肯定是下降的,数据需要长期积累和有策略地获取,说到底,算法和人才,这正是我投资最看重的——有没有核心的、能攻坚的团队。

徐阳点点头。

陈澈在这时笑了笑又道:

“至于落地...我相信,当模型足够强大时应用场景会自己涌现出来,甚至创造出我们现在想不到的需求,关键在于先把这个“大脑”练好、练强,杭城有阿里达摩院这样的机构在引领,还有浙大等高校的人才基础,大环境方面我觉得土壤是有的。”

徐阳点头道:

“嗯,达摩院确实在NLP和视觉方面很强,他们肯定也在布局大模型,高校实验室也有一些前沿研究,不过从实验室成果到产业化、工程化落地,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和商业化的魄力。”

说到这里,徐阳看向陈澈,其实心里已经有了猜想,最后迟疑又问道:

“所以你是想找那些已经有一定技术积累,敢于挑战这个大方向的初创团队?”

陈澈喝了一口汤道:

“没错,最好是那种如今有清晰技术路线图,核心团队背景过硬,比如有GoogleBrai,FAIR,或者国内顶尖实验室经验的,并且对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