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二章 叩关东扬鼓声残(3 / 4)
心中正经历着何等的惊涛骇浪,那清俊的眉眼,那偶尔流露的神态,像极了他那早逝的爱女与那位惊才绝艳却同样命运多舛的爱婿。
然而,他没有真凭实据,这一切都只是深埋于心底、不敢轻易触碰的猜测与奢望……
…………
大陈皇宫,紫宸殿。
殿内烛火通明,龙涎香的淡薄烟气缭绕在粗重的梁柱之间。
赵德禄垂首趋步而入,只见陈帝正伏于御案朱笔疾书,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一旁侍立的小太监眼尖,见是陛下眼前的红人来了,忙不迭地搬过一张紫檀木椅,悄无声息地放在丹墀之下,示意赵德禄坐下等候。
陈帝并未抬头,全部心神似乎都在手中的奏章上,忽然他眉头狠狠一拧,屈指敲击在案面上砰砰直响,大声怒斥道:“混账!耿春山当真不堪大用,五万先锋精锐,竟被纵剑门千余人的剑阵杀得七零八落!朕要你何用?”
怒声中,那份奏折被他狠狠掼在地上,帛纸散开,散落在冰冷的白玉地砖上。
大陈帝国与东扬国,一北一南,据险相望,两国边境线蜿蜒于崇山峻岭与曲折江河之间,宛如一条紧绷的弦,十几年来,摩擦与冲突从未真正止息。
大陈疆域辽阔,兵强马壮,铁骑纵横北境,似有吞并四方之志,当虎狼般的目光投向南方时,东扬国三郡之地便成了最诱人却也最棘手的目标。
东扬国虽偏居一隅,面积远逊于大陈,却尽得江南灵秀,沃野千里,河网密布,物产之丰饶,商业之繁荣,堪称“天下银仓”。
其国都扬州,更是商贾云集、帆樯如林的富庶奢靡之地,每年流入东扬国的财富,足以令北方强邻眼红心热。
然而东扬国绝非可任人宰割的肥羊,其地势依山傍水,关隘险峻,水师精锐冠绝江南。大陈铁骑虽悍,面对纵横交错的水网和坚城雄关,往往有力未逮,强大的骑兵步兵被层层地形化解,更令大陈君臣如鲠在喉的是那座屹立于东扬国境内的千年宗门,纵剑门。
纵剑门并非寻常江湖门派,其与东扬国命运交织,渊源极深。门中弟子不仅修为高深,剑术通神,更精通合击剑阵之道,每逢边境告急,往往可见纵剑门高手的身影。
他们或于两军阵前斩将夺旗,或以精妙剑阵阻遏大陈精兵的冲锋,甚至深入敌后袭扰粮道,令大陈军队寝食难安。
千年宗门的底蕴深不可测,其存在宛如一道无形的巍峨屏障,为大陈的南征之志设下了难以逾越的天堑。
因此尽管边境线上烽烟时起,小规模冲突不断,大陈铁骑数次试图叩关南下,却总在东扬国凭借地利、财力,以及纵剑门绝世武力构建的铜墙铁壁前碰得头破血流,始终未能真正撕开突破口,两国间的博弈,遂成为一种漫长的拉锯与消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