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我部还在犹豫时...(1 / 4)
.
邵源
古代称为郫邵
东侧与王屋山毗邻,西侧则是中条山,往北不过百里便是太岳山脉。
此地四面环山,中间的盆地南北窄东西宽,像是一道狭长的山沟谷地。
在其东侧便是后世著名的济源神沟,也是愚公移山的神话故事发源地。
若是秋日登高而来,便能看到满山红叶绵延数十里,宛如祝融降世,画地为居。
可如今,这里除了弥漫的硝烟,便只剩下正义与邪恶的对抗。
天还是灰蒙蒙的,东方的朝霞还未爬上山顶。
廖肯早早就来到山坡上的观察哨,邵源盆地的四处都是山地,非是一山一坡之争不可得。
因为绝对的制高点位于邵源南北,北部的鳌背山位于镇北9公里处,海拔1929米。
若是大兵团作战,必然要先取鳌背山,架上几门150毫米榴弹炮,邵源守军不过一日便要撤退。
但那座鳌背山处在群山之中,道路不通,几无占据可能。
南侧8公里外有一座黑龙山,还是那句话,空有地势,却无人烟。
“3营准备的怎么样了?”廖肯放下望远镜,日寇放开正面道路拦截,将一个个阵地安置在山坡之后。
这里身处大山之中,几乎是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无穷无尽。
在无法全面铺开进攻的情况下,除了拔钉子外,炮击的效果更差。
作战参谋朱凯仁回答:“3营分作两部,一部从左翼进攻前邢沟、卫凹村,另外一部分迂回包抄,避开日寇布置的正面火力。”
说到一半,朱凯仁似乎想起了什么:“昨日2营已经占据济源神沟,村民告诉我们,小鬼子去扫荡过一次便再也没去过,只是占据邵源。”
“这是何意?”
朱凯仁皱眉:“这帮畜生根本就没有占领这里的打算,他们的目的就是打击第一战区的有生力量!”
“.小鬼子果然还是要南下!”
“是!按照目前的形势,哪怕在王屋山击退了日寇,第一战区没有新生力量加入的话,2年内根本无法反击。”朱凯仁指着晋西那一隅之地:“阎锡山不出兵,日寇可以大量抽调部队从华北进攻或者.去河内。”
廖肯右脚踩上山坡,身体微微前倾,整个人气势瞬间一变:“沈公没让我去河内,便是要我在国内杀敌,副总团长太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