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内景(2 / 5)

加入书签

“明天村口西边第三棵柳树下,会有几只蚂蚁被路过的小屁孩用开水烫死?”

    这种鸡毛蒜皮、几乎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没有丝毫影响的问题,答案唾手可得,几乎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但如果问题涉及到个人的命运、重大的利益,甚至整个社会的走向,那获取答案的难度就会指数级飙升。

    而对于术士来说更重要的是——【欺天】。

    如果将在【内景】中直接获取的信息,原封不动地告诉给外界的其他人,就等同于“欺瞒天道”。

    这会招来极其严重的反噬。

    反噬的强度,同样取决于透露信息对现实世界的影响大小。

    影响越大,惩罚越重。

    轻则霉运罩顶,喝凉水都塞牙。

    重则……

    诸葛栱当时说得语焉不详,但那凝重的表情足以说明一切,大概率是“横死街头”之类的结局。

    正是因为如此,术士说的话才总是云里雾里的,就像是谜语人一样。

    因为用暗语、比喻、暗示等方式传递信息,就能规避或者减轻这种反噬。

    简单来说就相当于给“天道”打了个马虎眼。

    理解了这些基本规则,诸葛青却感到一丝违和。

    “这个判定标准……有点怪啊。”

    他摸了摸下巴,眼神中带着思索。

    按照常理推断,所谓的“天道”,更应该像是物理规律,比如“光速不变”、“能量守恒”这类冰冷、客观、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基础法则。

    它应该是绝对中立,绝对客观的。

    可【内景】这套判定答案难易度和“欺天”惩罚的标准,却明显是以“人”和“人类社会”作为基准的。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

    下一期彩票的中奖号码是多少?

    这件事,对于浩瀚宇宙、对于所谓的“天道”本身而言,有任何意义吗?

    哪个幸运儿中了几百万几千万,地球该怎么转还怎么转,宇宙该怎么膨胀还怎么膨胀。

    影响的,仅仅是中奖者和相关人群的生活,以及小范围的社会财富分配。

    这跟“明天哪只蚂蚁会被烫死”比起来,从宇宙宏观角度看,重要性真的有天壤之别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