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来不及後悔(4 / 7)
; 接着10年的时间,眼睁睁看着唐建国这个一点不懂篮球的家伙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
保罗-艾伦通过微软获得大量财富后,一心想在职业体育领域玩个够。
收购开拓者失败后,艾伦转向NFL,1996年,他收购了老家西雅图的海鹰队。
和1988年时不同,到90年代中后期,保罗-艾伦的财富进一步膨胀,钱对他而言已经不是问题。
成功拿下海鹰后,艾伦对收购NBA球队的兴趣再度被燃起,他对篮球的热爱更高过橄榄球。
在试图收购西雅图超音速无果后,保罗-艾伦将目光投向了近年来一直经营不善,准备重组的新泽西篮网。
篮网当时的老板是1977年入主球队,由阿伦-科恩和乔-陶布为首的七名新泽西商人,他们被称为「SecaucusSeven」。(西科克斯七人组,是1980年美国的一部电影。)
七人组持有篮网的股份20年时间,球队始终没有什麽起色。
无论是战绩,或者市场表现,篮网在联盟始终都是中下游角色。
NBA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球队都有高潮丶低谷,有起有伏。
但篮网这20年一直在伏,没有起的时候,球队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曾经雄心壮志的七人组,经历20年的蹉跎已经对篮球上的成就不抱希望。
好在搭乘NBA大发展的东风,篮网队的市值跟着一道攀升,在1997年这个当口出手,老板倒是能大赚一笔。
1977年买下篮网时,七个人集资了150万美元,到1997年卖球队时,保罗-艾伦大手一挥,给了8亿美元。
这比其他收购者的价格高出了百分之二十,而对保罗-艾伦而言,这笔钱只是小意思。
一年前他收购西雅图海鹰的出资是94亿美元,在收购成功后,又立刻出资4亿修建了全新的体育场。
在收购篮网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人是这位微软大鳄的对手,以微软为首的这批IT财富新贵们,90年代中后期完全站上了体育行业幕后玩家的大舞台上。
相比较传统重资产行业的老板们资产多丶现金少,玩职业体育还要摇人凑钱组财团的窘状,像艾伦这种IT男股市财富神话的主角,往往身价泰山压顶,动辄几十上百亿,现金流无比充裕。
从1995年开始,美国进入了网际网路金融泡沫时代,与计算机科技相关的股票价格疯涨,微软更是其中的翘楚。
1995年,微软发布了具有开创性的作业系统,windows95,单年销售额达到了60亿美元,到1996年市值达到了惊人的1490亿美元。
作为微软创始人之一的保罗-艾伦自然跟着身价暴涨,汹涌澎湃的股市创造财富的速度,让艾伦的钱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