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世界之王(4 / 8)

加入书签

王治郅、巴特尔之后,后卫越来越趋于功能单一化。

    在俄勒冈尤金进行训练时,甘国阳就意识到这点,反复和教练组强调,后场一定要强。

    “以后选才,不要再纠结什么控球后卫,得分后卫,只要是后卫,标准都统一,要能传能攻能防,一二号位都能打。身高也不一定非要高,又高又快自然是最好,但那些个子矮,但有能力有特点的,也别一刀切。最终还是要看赛场表现,一定要全能,功能不能单一,进攻比防守重要,进攻要有威胁,这是最要紧的。”

    甘国阳提出了他的意见,为以后中国队的后场人才培养,确立了一个基本方针和大方向。

    后卫不是内线的挂件,而是球场上重要的主导力量。

    实际上,从篮球诞生开始,包括NBA成立后,后场球员一直具有主导性。

    虽然内线巨人很多时候吸引了最多的灯光,包揽了最多的荣耀,是塔尖的存在,但整个篮球界的基本粒子一直都是后场球员。

    你可以组建一支全部由中小个子球员组成的球队,他们甚至能一路打到NCAA决赛(60年代的肯塔基)。

    但如果球队全是内线球员,那比赛都打不起来。

    中场休息,回到更衣室,甘国阳并没有因为郭士强、李晓勇的糟糕发挥而对他们生气。

    他反而说:“没事,下半场我来主控和主防,我来会会这个欧洲之王。”

    显然,到了小组赛决定八强名额的关键战,甘国阳不会再藏着掖着蓄力了,该冲一冲了。

    一号位甘国阳一样可以打,反正贾斯科维休斯不是那种速度快的冲击型小后卫,是高大、慢速的技术流,甘国阳最喜欢防了。

    生涯状态最好的时候,甘国阳可以防住艾佛森——当然,是在内线蹲着协防或者补防,去三分线外盯防还是容易被晃断脚踝的。

    贾斯科维休斯这种身体动态素质一般,靠脑子吃饭的球员,遇上甘国阳可就要麻烦了。

    果然,下半场比赛开始,甘国阳一把站在了贾斯科维休斯跟前,把这位欧洲之王吓一跳。

    “我的老天,桑尼,你是不是站错位置了?”

    “没有,你站哪儿我站哪儿,我是你球迷。”

    “别开玩笑了……”

    甘国阳能用立陶宛语和贾斯科维休斯交流,他和萨博尼斯学的。

    因为萨博尼斯的缘故,立陶宛的年轻球员们大多是开拓者和甘国阳的球迷。

    今晚萨博尼斯就坐在场边,戴着眼镜,旁边坐着妻子和儿子,看中国队和立陶宛的比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