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咱请个洋木匠打个瓷砖柜(1 / 4)
上面写到二哥结婚,俺爹给办的风风光光,这章要写俺家要抓紧请个‘洋’木匠给二嫂打个瓷砖柜。
二哥在七月初八结婚了,结婚了,当天,亲朋好友都来贺喜,待客就待了四十多桌,在那个时代,在农村,在一个小生产队,也算可以了。
可以了,但也有来不及办,或者说准备不好的地方。
虽然说瑕不掩瑜,可俺爹还是要尽快弥补上的,这就是二哥结婚,俺家没有给二嫂做上新家具的事。
做家具,在一九七五年得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凡是谁家姑娘和谁家小伙搞对象,那个时代,年轻人谈恋爱,叫搞对象。
要谈成,要结婚的时候,先就是要家具,家具,就是一对木头箱子。
那是最时髦的了。
一对小木头箱子,木匠给做的,从上面揭半拉盖,做好了,木匠用刨子推的挺光滑的,刷上点粉红色,再刷上点油。
等着结婚时,炕上铺上新炕席,把一对小箱子,往炕梢上一摆,箱子上面再叠上新婚的两套被褥,用一个小床单一盖,那显得相当富有了。
特别是在结婚那几天,炕上面再糊上纸棚,裱糊上一层兰花纸,对着炕沿上面再挂个幔子,那是美丽极了。
可我二嫂特殊啊,她是从山东来的,她来了,他家亲戚看好我二哥了,他家亲戚和俺爹就把婚事给定下了。
又赶上大忙季节,等着要结婚了,俺爹上富锦把做箱子的木板子买回来了,等着再找木匠,那就来不及了。
来不及了,为了结婚那天好看,俺爹也想出一个办法来,就借了个家具。
那个时代,人们穷,但很有智慧,那也很真有意思,有很多人家说媳妇,结婚,都是借这借那。
像我大哥回关里说媳妇,粮票就是现借的。
像俺家邻居儿子结婚,就来借我二哥的棉夹克和大头鞋。
我二哥那大头鞋买时就是旧的,还带补的鞋掌,是在富锦市场旧货摊上买的,是复员军人买的。
那邻居也借,说穿上大头鞋,也比穿个胶皮乌龙好看。
这回俺二哥结婚,家具,一对木头箱子,就是借的。
木头箱子,旧的,还是新的呢。
是人家刚结婚的家具。
借是在外屯子借的,这样借那更能体面些。
借是老乡给借的,借,说用的时间是十天到半个月。
家具是借的,俺二哥结婚那天,这家具也确实为我家装潢了门面。
在二哥结婚那天,有好多来随礼的,进屋都来看看新房的家具,尤其是俺队里的几个姑娘,看了,很羡慕,小庆子看了,对王姑娘说,等着咱结婚,老婆婆要能给咱做这箱子,那咱就心满意足了。
小火车老徐叔看了,用手摸摸,说这家具木工活做的挺好。
李大爷看了,用手摸摸,敲敲,说这箱子面可能是水曲柳的。
家具是借的,二哥结婚了,借家具时说借十几天,这一晃就要到了,季节处暑都过了,晚上吃完饭了,俺爹和俺娘又唠嗑了。
俺爹说,明天得给人家的家具送回去了。
俺娘说你送回去,你得抓紧找个木匠啊,找个木匠,趁着这秋天不冷不热,天还不长不短的,给孩子的家具做了呀。
送回去,俺爹这一天晚上睡觉做梦,都在做家具呢。
醒了,俺爹心想,今天说啥也得把借的这家具给送回去了。
回来,就找木匠。
天亮了,俺爹刚起来,外面来车了,来车,老板子赶着车吁喔吁喔的在我家门口大街上站住了。
“门口咋来车了?”
“咋来车了,他娘,我去看看去。”
俺爹说着就看去了,俺爹去了,就把来的人领回来了,来的人是是西北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