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章 断炊的岁月(2 / 4)
/p>
俺爷说道。
“这几天没吃的了,也是种小麦种的。
本来吃的就缺,这一家又都拿出来百十斤小麦当种子。”
俺爹说道。
“我知道,大家的秋粮食都没收拾上来,吃的就是这点小麦。
这小麦本来就不多,这一家一家的,又拿出点种子。
那就更不多了。
可这也是为了明年能吃上个白面馍呀。
那么的吧,你们几个既然来了看,说了,你们也代表马楼村民的意见和情况了,我今个一会就去魏湾,找一下政府吧。
咱这情况,政府是知道的,我去问问,看看政府是咋打算的?等我回来,咱大家再商量吧。”
爷爷说道。
“爷爷,我给你把大家的情况给政府写清楚了,你去的时候,拿着。”
大哥说道。
“呀,家德,我大侄子还会写情况了呢?你这是几年的学生了?”
武军说道。
“初小快毕业了。”
大哥说道。
“那文化不浅了,够用了。”
学强大爷笑着说道。
“来,大侄子,你拿来给我,叫我这个扫盲识字的学生来看看。
看看你写的字我都认识不,过一段,县里扫盲考试我能不能过关。”
武军大爷说道。
“好,大爷,我写的是诗呀,你可要给我念出来点诗词味道来呀?”
大哥说道。
“好,我会念。
那儿,跑水,咱在任堂,那识字的老师,教那陕北民歌,南泥湾都会了呢。”
武军说着,俺大哥就给他一个小纸条,上面写到:水撤净,
地补种,
家里的米面都吃净;
天已寒,
断炊烟,
百姓的苦难难过关。
请求政府管一管。
“哎呀,这学生,初小的,有水平呀,写的好呀。
村长,你上魏湾政府你就拿着这个诗,这里说的都是实情。”
大老陈听了说道。
老陈一说,大家议论起来。
“啊,我不用拿,实情我会说。
我去是给咱村民争取一点政策。”
俺爷说道。
“对,四叔说道对,咱得要政策。
你看这孩子说的,实情不实情,俺这侄子是动脑了。
上面给政策了,那咱也得动脑啊。
你说了,二兄弟?要是行,政府允许,村里政府里,能给咱开个介绍信,就中,咱几个就上城里找点瓦匠活,也能挣口饭吃。”
学强大爷说道。
“这是实话。
大家现在的有困难了,这困难还不小呢。
你就算吧,现在才是十一月份吧?”
俺爹说着就拿出手指头算。
“十一月二十一号。
我来时,在家看我记得号了。”
大老陈说道。
“对吧,才十一月二十来号。
大家现在就没吃的了,要是咱才种的小麦,到明年风调雨顺,就是大丰收了,那还得等几个月呢?”
俺爹说道。
“那儿,算一算呗,小麦,每年收,在咱这儿割小麦都是在阳历6月11,12号左右。”
武军大爷说道。
“那不得了,那这么长的时间,有二百四五十天,咱吃啥呀?我想了,这几天我都在想这个事儿。
咱们咱们走出去,到外边看看,到那个城市,像县城里头,哪有用工的。
城市里活多呀,咱们去给他干活,给他干活,叫他先管咱吃的,吃的咱们不要好的,能吃饱就中,等着干完活了,再叫他少给咱们点工钱,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