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7章 亲事成功一半(3 / 4)

加入书签

到自己、儿女和欧阳凯的安危或利益,比如上次欧阳大少奶奶跑边关探亲去了,苏灿灿与不靠谱的二少奶奶争夺临时的管家大权,就丝毫没有退让。

——

大风在大地上和大海上吹拂,时而吹到北,时而吹到南。

相比京城权贵的勾心斗角、争权夺势、不死不休,岳县小城显出几分江南水乡的恬静。

王洋这个假和尚已经在方哥儿的宅院里借住大半年,他既不还俗,又在挑挑拣拣中暂时找不到合心意的富裕寺庙,于是每天牢骚,拖拖拉拉,游手好闲。

当然,这一切都不耽误他破戒、吃肉。

同桌吃饭时,单纯的长生和憨厚的刘满仓每次看见王洋这个光头和尚夹肉吃,都要默默地怀疑人生,但嘴上偏偏不敢随便问,因为王洋常常表现出脾气“糟糕”

的一面。

比如此时此刻,他吃饱就把筷子往桌上一摔,还像个大爷似的,对方哥儿吩咐:“吃小鱼干吃腻了,中午吃猪头肉,晚上吃鲜辣椒煮草鱼。”

说完,他出门晃荡去了,身上仍旧穿僧衣。

方哥儿、刘满仓和长生面面相觑,然后长生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塞嘴里。

刘满仓没有趁机说王洋坏话,因为不看僧面看佛面,他晓得大孙子方哥儿是韦春喜养大的,所以眼看韦春喜的大儿子在这里蹭吃蹭喝,他和方哥儿都得忍耐,不能忘恩负义。

他虽然没念过儒书、佛经,也没研究过礼乐,但某些观念如同刻在他的骨头上。

不抱怨,就只能叹气。

他对方哥儿说:“我手里还有些钱,我去买猪头肉回来,炒着吃,还是卤着吃?”

方哥儿微笑道:“爷爷,不用你忙活,我等会儿告诉大姨就行,她恰好要做卤菜卖,我让她多卤一些。”

“鱼也归我买,你千万别去河边钓鱼。”

他担心老人掉水里去。

刘满仓咧嘴笑,说:“我活了几十年,抓鱼有经验,你甭操心。”

眼看爷爷自信得很,方哥儿没再啰嗦。

吃完早饭,他先带长生去找顺哥儿,送他们去学堂,然后快步走去药堂,干大夫的活儿。

李大夫嫌热,懒得出门,于是把需要外出看诊的事都交给方哥儿,对这个高徒十分信任。

恰好这几天立哥儿有些病殃殃的,时不时咳嗽。

于是,方哥儿一天至少要去官府后院看诊三次,用药都小心翼翼。

眼看立哥儿的病有所好转,王玉娥、赵东阳和乖宝都欢喜,也给予方哥儿这个年轻大夫充分信任。

方哥儿背着药箱来诊病,离开时,手里多一个篮子,里面装着精致的小点心和鲜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回药堂的路上,方哥儿路过韦春喜的铺子,把篮子里的好东西分一半给她。

韦春喜笑眯眯,欢喜地问:“热不热?累不累?”

方哥儿摇头,笑道:“走路的时候,我挑有屋影子的一边走,就晒不着。”

“大姨,我先回去了。”

韦春喜目送他出门,没挽留,然后一边干活,一边嘀嘀咕咕:“如果洋洋有方哥儿一半懂事,我何必这么累?”

“那混球宁肯去外面化缘,也不来铺子里给我帮忙。”

“方哥儿说要我多搞一斤猪头肉,要么是刘老汉嘴馋,要么就是洋洋嘴馋!”

“哼!

贪吃鬼,不干活!”

……

虽然方哥儿把买猪头肉的钱给她了,但她肚子里的气依然理不顺。

如果不抱怨出来,恐怕憋死自己。

突然看见顾客来了,她瞬间变脸,笑得像朵大绣球花,结束抱怨,变成热情地打招呼,然后拉扯家长里短,说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