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3章 成立鉴定小组(2 / 4)

加入书签

定,“江城市局和辽江省的相关单位也在积极跟进这个案子,他们有专门的调查组在处理,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他们会帮我们继续追根溯源,找出最开始持有这幅绢本的人,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

    说到这里,陈阳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位专家:“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公正客观地鉴定这幅绢本的真伪!这才是我们作为文物鉴定专家应该承担的责任!”

    然而,唐凤云仍然不肯让步,微微冷笑,“年轻人,你知道鉴定一幅古画需要多少年的积累吗?我在这行干了三十多年,见过的赝品比你吃过的饭还多!”

    陈阳的后背渗出了细密的冷汗,会议室浑浊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他机械式地将手中的资料重新整理了一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些泛黄的纸页,每一个字、每一处标记,明明是他亲手整理,此刻却像烧红的烙铁般灼人。

    两位专家,一个是文博界的资深元老马老,一个是三十年经验的唐专家,他们的态度就像两堵坚不可摧的墙,将他的所有论据都挡在了真相之外。无论他拿出江城警方提供的线索,还是辽江省相关部门的回执,换来的都是对方轻蔑的冷笑或是毫不掩饰的质疑。

    “年轻人,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唐专家的声音尖锐刺耳,带着居高临下的审视,“你提到的那个'江城市局',他们懂什么是古画鉴定?还有那些所谓的'辽江省相关单位',他们提供的线索可靠吗?”

    陈阳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无论他提出什么证据,这两位专家似乎都铁了心要否定他的发现,就像两堵坚固的城墙,任何论据都无法撼动。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成拳头,指甲深深陷入掌心,内心的挫败感如潮水般涌来。他看向耿老,眼中闪烁着最后一丝希望的光芒,希望这位在文博界德高望重的老专家能说句公道话,为这场激烈的争论带来一丝转机。

    耿老并没有立即表态,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缓缓站起身来,他的动作很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所有人的目光都跟随着他的身影,耿老一步一步走到画作前,每一步都踏得格外沉稳,仿佛在丈量着历史的厚重。他伸手拿起那个精密的放大镜,镜面在灯光下闪闪发亮,开始仔细检查画面的每一个细节。

    会议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变得小心翼翼,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这位权威专家的最终判断。马德禄和唐凤云虽然刚才还在激烈反驳,此时也不敢出声打扰,只是紧紧盯着耿老的一举一动。陈阳的心跳声在耳边轰鸣,手心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耿老的放大镜在画面上缓缓移动着,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在寻找关键线索。他时而停在画中人物的衣纹处,仔细观察线条的走向和粗细变化;时而移到马匹的鬃毛部分,研究笔触的层次感;时而又转向背景的山石树木,分析构图的巧妙之处。

    每当发现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他就会停下来,眯起眼睛,将放大镜贴得更近一些,有时还会轻轻摇头,似乎在心中进行着复杂的推理和判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