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了不起的候老板(3 / 5)

加入书签

款,和万历皇帝坟里挖出来的玉器一模一样,都是子冈,这两样宝贝,可是互相证明,谁也假不了!

    除了这两件物件可以相互佐证以外,史先生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就是陆子冈以雕刻玉器闻名,而不是制铜器闻名,谁会在一款铜墨盒上仿陆子冈?

    第二就是仿制目的是为了盈利,铜墨盒在一直被认为是清嘉庆年间才有的,不入古董商、收藏家的眼,根本就没有价值,谁会去仿一件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三,这件铜墨盒的错银工艺空前绝后,如果有这种手艺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去仿制,就算是做新的,流入市场也非常有价值。而且墨盒底部的“陆”字,使用的是腐蚀法,这是明代的工艺特点,而清代用的是冲压法。

    最重要的一点,墨盒所用的金文,文字并不规范,清代特别到晚清,出土的青铜器更多,对金文的研究更深入,对金文的认识和书写开始规范,墨盒所书金文不规范,正说明了它是清代以前之物,如果是民国仿制,所书金文就会有那个时代的认识特征,会比较规范。

    最后,史老爷子一锤定音,说这这件铜墨盒就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不过那时候不叫铜墨盒,叫‘书带铜器’!

    从1999年候老板捡漏到这件铜墨盒,一直到2002年被确定下来,历时三年时间,候老板用十块钱,将我国铜墨盒的历史,往前推进了200年,这意义是巨大的,而他这件铜墨盒也被博物馆收走了,但候老板因为这十块钱,在羊城古董圈内,一炮走红。

    陈阳脑海中回想着候老板的故事,眼睛落在一件葫芦瓶上,这葫芦瓶倒是少见,带盖儿的!

    陈阳看到了这只葫芦瓶之后,伸手拿了起来。这是一件粉青釉葫芦片,造型端庄稳重,含蓄而文雅,其造型似葫芦,丰盈饱满,直圆口微敛,斜肩,束腰,腹部浑圆,浅挖足,釉底。

    清乾隆 粉青釉葫芦盖瓶

    胎质细白坚实,通体施粉青釉,匀净润泽,有肉质感,釉面滋润肥厚,釉色淡雅,宽圈足,釉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葫芦瓶传世特别多,不算什么稀罕物件,但大多数都无盖者,带原盖子的倒是少见。

    “老板,您这瓶子多少钱?”陈阳问道,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手中的葫芦瓶。

    “这位老板,很有眼光呀!”候老板笑眯眯看着陈阳,试图从他的表情和动作中揣测出他购买的可能性,“这可是乾隆年间的粉青釉葫芦瓶,您瞧这釉色,这造型,一看就是官窑出品!”

    陈阳笑了笑,没有接话,只是轻轻地摩挲着葫芦瓶的瓶身,轻轻地用手指弹了弹瓶身,发出清脆的响声。

    “您听听这声音,清脆悦耳,一看就是好东西!”候老板继续笑着说道,“这可是官窑的精品,市面上难得一见啊!”

    陈阳放下葫芦瓶,似笑非笑地看着候老板,“老板,您这故事编得也太离谱了吧?乾隆年间的粉青釉官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