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真假之争(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下午,韩云逸来到海关缉私局。

宋磊把他带到一个戒备森严的仓库里。

“这批文物是从一个走私集团手里缴获的,总价值过两千万。”

宋磊指着摆在桌上的几件古董,“就是这几件,专家们争议比较大。”

韩云逸仔细观察着这些古董。

有青铜器、瓷器、玉器,还有几幅字画。

每一件看上去都价值不菲。

“争议主要在哪里?”

“主要是年代和真假的问题。

有些专家认为是真品,但年代可能不对。

有些认为是高仿品。

这直接关系到量刑的轻重。”

韩云逸点点头。

文物走私的量刑确实和涉案文物的价值直接相关。

如果是真品,特别是珍贵文物,量刑就会很重。

他拿起一件青铜鼎,重量、铜绿、铸造工艺都很到位。

但仔细观察纹饰,却现了问题。

“这件鼎的纹饰有问题。

商代的饕餮纹不是这个样子的,更像是后世的仿制品。”

“你确定?”

宋磊拿出记录本。

“八九不离十。

真正的商代青铜器,纹饰有严格的规律。

这件鼎的纹饰明显是现代人根据想象画出来的。”

韩云逸又拿起一件瓷瓶。

这是一件青花瓷,从造型看像是明代的产品。

“这件倒是真的,而且年代也对。

明代嘉靖年间的青花瓷,价值不低。”

就这样,韩云逸一件一件地仔细鉴定。

有真有假,有些年代对,有些年代不对。

宋磊在旁边详细记录。

“韩先生的鉴定很专业啊。”

一个声音从门外传来。

几个穿着得体的中年人走进仓库。

为的是一个戴眼镜的瘦高男子。

“这几位是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专程从京城赶来协助鉴定。”

宋磊介绍道。

为的专家自我介绍:“我是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张文华。

听说这里有位年轻的鉴定师,很想见识一下。”

语气很客气,但话里带着明显的轻视。

韩云逸也不在意,继续鉴定手头的古董。

张文华和同事们开始重新鉴定韩云逸已经看过的那些古董。

很快,分歧就出现了。

“这件青铜鼎,我认为是真品。”

张文华指着韩云逸刚才判定为假货的那件鼎,“铜绿自然,铸造工艺精良,完全符合商代特征。”

“但是纹饰…”

韩云逸开口。

“年轻人,鉴定古董不是光看纹饰的。”

张文华打断他,“要综合考虑材质、工艺、历史背景等多个方面。

你可能在某些书上看过一些理论知识,但实际经验还是不够。”

另一个专家也附和:“这件鼎我也认为是真品。

而且从铜绿的分布情况看,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韩云逸皱起眉头。

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但对方毕竟是国家博物馆的权威专家。

“那这件瓷瓶呢?”

宋磊指着韩云逸判定为真品的明代青花瓷。

张文华拿起瓶子仔细观察:“这件是仿品。

青花的颜色不对,明代嘉靖年间的青花应该更深一些。

而且胎质太白了,真正的明代瓷器胎质应该是略带灰色的。”

“可是…”

韩云逸想反驳。

“小伙子,我知道你可能在古玩市场混过,有一些经验。

但那些地方的东西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