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打破宇宙规则!圣陨之域(4 / 5)

加入书签

发呆、散步、重复做一件小事、或者单纯感受天气的变化。

    起初舆论哗然,担心社会停滞。可一个月结束时,心理健康报告创下历史新低,人际冲突减少百分之六十二,而创造力指数却意外上升。科学家发现,大脑在“非决策状态”下更容易产生突破性联想。

    一位老哲学家在访谈中说:“我们终于学会,留白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洛影宣布启动“织梭?静默协议”??即主动屏蔽部分群体的数据接入,保护那些不愿被记录、不愿被分析、不愿被理解的人。她说:“尊重选择,也包括尊重沉默。”

    凌昭再次启程。

    这一次,他没有明确目的地。他在一颗雨季星球停留三个月,帮渔民修复被风暴摧毁的浮桥;在一座漂浮城市教授老人使用手写信件;在星际边境调解两个族群因语言误解引发的争端??不是靠逻辑辩论,而是让他们轮流讲述童年的梦。

    每一次行动,他都不留名,不留痕。可总有人记得:那个穿着旧布衣的男人,说话很轻,但从不说教;他不给答案,却让人觉得自己能找到。

    直到某天,他在一颗荒芜卫星上遇见一个少年。

    少年独自住在废弃气象站,靠回收太空垃圾维生。他从不联网,也不关心外界变化。墙上贴满手绘星图,每一张都标注着不同的情绪符号:红色代表愤怒,蓝色代表思念,金色代表希望破灭后的余温。

    “你为什么画这些?”凌昭问。

    少年低头摆弄一台坏掉的收音机:“因为我爸妈死于一场‘最优资源配置’事故。他们所在的殖民地被认为效益不足,被命裁系统判定为‘可牺牲单元’,全员撤离指令延迟了四十八小时。等救援到达时,氧气已经耗尽。那时候我才八岁。”

    他抬起头,眼中没有恨,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后来我听说,那场事故的决策准确率高达99.8%。可对我来说,那就是100%的毁灭。所以我再也不信什么‘大多数人的利益’。我只想记住他们的温度,哪怕只是画出来。”

    凌昭沉默良久,从怀中取出那枚来自无名星团的晶体,轻轻放在桌上。

    “这不是答案,”他说,“但它证明,有人曾为了‘不合算的真实’而存在过。”

    少年接过晶体,感受到那一丝心跳般的频率,忽然流泪。

    三天后,他第一次打开尘封已久的通讯器,接入织梭网络,上传了一幅新画:一对夫妇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走在银河之下。标题只有两个字:**“回家。”**

    这幅画被自动收录进文明图谱,编号X-9471。它没有引发轰动,也没有登上热搜。可接下来的半年里,全球共有三千七百余人以类似风格创作了“记忆重构图”,主题全是关于失去与重拾。

    人们开始意识到:选择不仅关乎未来,也关乎如何面对过去。我们可以选择遗忘痛苦,也可以选择带着伤痕继续讲述。

    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