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城里娃吃撑发烧,消食药越吃越胀?(2 / 3)

加入书签

像摩托车没了机油,空转着发热,你光往油箱里加油(消食)没用,得先加机油(补脾胃)。”

他把处方笺递给王莉,上面写着“四君子汤加升麻、柴胡”,旁边还标了药材: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再加少量升麻、柴胡。“党参就像给快递站添个得力的分拣员,帮着脾胃干活;白术是修传送带的,让脾胃能把食物运走;茯苓能把肚子里多余的‘水湿’排出去,就像清走快递站里的垃圾;甘草是粘合剂,把这些药材的劲儿合到一块儿,护住脾胃。”

王莉指着“升麻、柴胡”问:“这俩是干啥的呀?”

“这是‘升降机’啊!”龚老大夫笑了,“刚才说‘清气’升不上去,这俩药就像给脾胃装了个升降机,把堵在,口渴、发热也能好。你看《伤寒论》里,很多方子都用柴胡调气机,就是这个理——气机通了,病就去了一半。”

王莉半信半疑地拿着处方去抓药,龚老大夫又叮嘱:“回去煎药的时候,先把药材泡半小时,水没过药材两指,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煎20分钟,倒出来分两次喝,早晚各一次。这几天别给孩子吃油腻、生冷的,就喝小米粥、吃青菜,让脾胃歇歇。”

晓宇喝了两天药,果然不喊腹胀了,也愿意喝小米粥了,王莉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又喝了三天,晓宇的烧退了,精神也好了,能坐在书桌前复习了。王莉带着晓宇去复诊,龚老大夫摸了摸脉,说:“脾胃的劲儿还没全回来,得再补补,换个方子——补中益气汤。”

他又解释:“《脾胃论》里说‘补中益气汤,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这方子就像给快递站装了套智能系统,比四君子汤更有力气。黄芪是‘增压泵’,帮着脾胃把气往上提;陈皮像‘调度员’,让气运转得更顺;再加上之前的升麻、柴胡,就像修了条高速路,让清气更快地运到全身。你家孩子之前脾胃伤得有点重,用这个方子,能把脾胃的‘根基’补牢,以后就不容易积食了。”

这次王莉彻底信了,抓了药回去给晓宇煎。晓宇喝了一周补中益气汤,不仅吃饭香了,连之前总犯的“上课犯困”都好了,复习时也能集中精神了。王莉特意买了些水果送到岐仁堂,“龚大夫,真是谢谢您!之前我总给孩子吃健胃消食片,现在才知道,光消食没用,得补脾胃。”

龚老大夫接过水果,笑着说:“很多家长都有这个误区,以为积食了就该消食,其实消食药就像通下水道的‘腐蚀性溶剂’,偶尔用一次还行,常常用,就把脾胃这个‘管道’给腐蚀了。《神农本草经》里说‘山楂味酸,主消食积’,但也写了‘多食伤脾’,就是这个理。你家孩子正长身体,脾胃就像正在扩建的工厂,既要赶工期(长个子),又要保证质量(消化食物),要是总用消食药折腾,工厂怎么能建好?”

过了半个月,期中考试结束,晓宇考得不错,可没过两天,又喊着“浑身热、不想吃饭”。王莉赶紧带他去岐仁堂,龚老大夫摸了脉,又看了看舌苔,问:“孩子是不是最近复习太累了?熬夜、心思重?”

王莉点头:“是啊,考前天天复习到十一二点,还总说‘怕考不好’,心思确实重。”

“这就对了,‘劳心耗阴血’啊。”龚老大夫说,“《难经》里讲‘心主血,脾生血’,心和脾就像‘夫妻账户’,孩子劳心过度,就像天天从账户里取钱,不存钱,账户里的血就少了;血少了,脾胃没了‘原料’,就没法生成气,所以又会发热、不想吃饭。这次不用补中益气汤了,换四物汤加升麻、柴胡。”

他拿起处方笺,边写边说:“四物汤是‘补血第一方’,熟地像‘存钱罐’,给身体存血;白芍能‘护着血’,不让血流失;当归是‘搬运工’,把血运到全身;川芎像‘疏通剂’,让血运转得更顺。再加上升麻、柴胡,把血往上提,运到脑袋里,孩子就不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