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杀使(1 / 2)

加入书签

龙首关的失守,让羊苴咩城彻底暴露在大乾军的兵锋之下。

这座大理都城失去了最后的天然屏障,城内人心惶惶。

段正严坐在宫殿内,面色凝重地与权臣高泰运商议对策。

此时大理军主力已在沿途战斗中损耗大半,剩余的不足三万人马,多是临时拼凑的步兵,有前宋溃兵、地方乡勇,甚至还有被迫征召的百姓,不仅缺乏统一指挥,士气更是低落到了极点。

“国主放心,臣已下令动员城内百姓加固城防,东门、北门等关键城门都部署了主力部队,即便大乾军来攻,也能坚守数月!”

高泰运这个新相国,作为此时大理实际掌权者,语气虽坚定,眼底却藏着焦虑。

他亲自坐镇城头统筹防御,将城内仅存的床弩、投石机尽数搬上城墙,又在城内街巷设置路障、挖掘陷阱,准备在城破后展开巷战。

段正严则穿梭于贵族府邸与百姓聚居区,试图安抚人心:“大乾军虽势众,但我大理城池坚固,只要大家同心协力,定能守住都城!”

可长期的政治分裂与接连的战事失利,早已让人心浮动。

贵族们担忧家族地位不保,暗中转移财产。

百姓们害怕战火波及,纷纷收拾行囊,想要逃离都城。

更致命的是,掌权的高氏家族内部也出现了裂痕,高泰明的叔父高升祥,作为分封在善阐府的一支,早已暗中盘算退路,不仅拒绝派兵支援羊苴咩城,还与周边部落联络,妄图在大理覆灭后保全自身势力,其麾下的防御力量,几乎成了虚设。

此时的羊苴咩城,就像一座风雨飘摇的孤城,看似有防御部署,实则内部早已千疮百孔,难以抵挡大乾军的猛攻。

攻克龙首关后,云龙率领十万大乾军兵临羊苴咩城下。

看着眼前坚固的城墙,他并未急于发起进攻。

羊苴咩城作为大理都城,城高池深,若强行猛攻,必然会造成大量伤亡。

经过深思熟虑,和李彦仙讨论过后,云龙决定采取围而不打、先劝后攻的策略,力求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都城。

第一步便是切断外援、制造压力。

大乾军在羊苴咩城四周扎下营寨,形成严密的包围圈,禁止任何人员、物资进出。

同时,将后续运来的小型火炮与抛石机部署在城墙外围,每日定时轰击城墙。

炮弹虽未集中攻击一处,却能不断破坏城墙结构,更能在城内制造恐慌。

每当火炮轰鸣,城内百姓便纷纷躲进地窖,守军也紧绷神经,时刻担心城墙被攻破。

第二步则是派遣使者劝降。

大乾军的劝降使者是土生土长的云南人,早年曾在大理为官,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朝堂格局。

接到云龙的命令后,他身着素色官服,怀揣劝降信,仅带一名随从,缓缓走向羊苴咩城的北门。

城墙上的大理军士兵手持弓箭,警惕地盯着他,直到确认他无携带武器,才放下吊筐,让其坐在筐内,将他引入城内。

穿过冷清的街道,李谦来到大理的宫殿前。

此时的宫殿虽仍保持着往日的威严,却难掩萧条,庭院内的花草无人打理,守卫的士兵也面带疲惫,不复往日的精气神。

段正严与高泰运已在大殿内等候,前者身着褪色的龙袍,面色憔悴,后者则一身铠甲,眼神锐利,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使者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

不等段正严开口,高泰运率先提问,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敌意。

使者却不卑不亢,拱手行礼后,从怀中取出劝降信,递到段正严面前:“国主、相国,此乃我大乾主将云龙将军的劝降信,信中已明确承诺,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