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金沙江畔(1 / 2)
吐蕃逻些城“鸿门宴”的消息,是随着一名从吐蕃逃回的大理商队传入羊苴咩城的。
当高泰明于逻些殿中被斩,首级悬于城门的细节被反复确认时,整个大理都城瞬间陷入死寂,随后便被恐慌与混乱吞噬。
高氏府邸的朱漆大门前,挤满了前来打探消息的族人与官员,往日里车水马龙的府邸,此刻却弥漫着悲戚与焦躁的气息。
高泰明不仅是高氏家族的嫡长子,更是大理军权的实际掌控者,他的死,如同抽走了高氏家族的顶梁柱。
这份恐慌很快蔓延至朝堂。
早朝之上,国主段正严身着褪色的龙袍,端坐在冰冷的龙椅上,双手不自觉地颤抖。
他眼前浮现出高泰明往日里手握兵权、威压朝堂的模样,心中既有对高氏失势的隐秘庆幸,更有对大理未来的深切忧虑。
“诸位卿家,高将军遇难,吐蕃已归大乾,如今大乾势不可挡,我大理若再顽抗,恐有亡国之危。”
段正严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当务之急,是即刻拟写国书,向大乾上表请封,愿为藩属,以保我大理安宁。”
他的话音未落,朝堂之下便响起一声厉喝:“国主此言差矣!”
高氏长老高智升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出朝列,白发与胡须因愤怒而抖动:“高将军为抗击大乾、守护大理而死,尸骨未寒,国主便要屈膝求和,这是对高将军的背叛,更是对大理列祖列宗的亵渎!”
他环视朝堂,目光扫过高氏亲信,声音陡然拔高:“大乾虽强,却远在中原,我大理有横断山脉为天险,龙首关为屏障,麾下亦有两万精兵,为何不能一战?若国主执意求和,我高氏绝不答应!”
随着高智升的表态,朝堂上的高氏亲信纷纷附和。
“不可求和”
“与大乾决一死战”
段正严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满是无奈。
自大理立国以来,段氏王族便始终被高氏架空,如今高泰明虽死,高氏仍掌控着大理八成以上的兵权,朝堂上的官员也多为高氏亲信,他这个国主,不过是个徒有虚名的傀儡。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在高智升凌厉的目光下,最终垂下了头。
大理此刻的处境,进退两难。
此时的荆湖,救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
灾民安置点内,百姓们排队领取粮食,医学生们穿梭在帐篷之间,为患病的百姓诊治,空气中虽仍有灾后的疲惫,却已多了几分生机。
然而,在临时搭建的军帐内,气氛却异常凝重。
姜齐手持一份来自大理的军报,眉头紧锁,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军报上详细描述了大理朝堂的争论,以及高氏家族阻拦段正严上表请封、执意抵抗的态度。
姜齐狠狠将军报放在案上,目光扫过帐外忙碌的救灾场景,心中的怒意渐渐升腾:“契丹已平,党项归降,吐蕃俯首,如今大乾一统之势已成,区区大理,弹丸之地,竟敢如此狂妄,阻拦国主请封,妄图抗衡大乾,真是不知死活!”
他猛地一拍案几,桌上的茶杯应声晃动,茶水溅出杯沿。
“传朕旨意!”姜齐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即刻组建南征大军,命云龙为主将,率领一万五千兵丁出征大理;祝永清、祝万年兄弟为副将,协助云龙统筹军务,负责前线作战;李彦仙率部殿后,掌管粮草补给与后方防御,确保大军后路无忧!”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愈发坚定:“此次南征,务必一举攻克大理,平定西南边疆,让大理彻底纳入大乾版图!”
传令官躬身领旨,转身快步走出军帐,将旨意传递给各地将领。
姜齐走到帐外,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心中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