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扫地僧的自我修养(1 / 2)

加入书签

张君宝的新生活,是从一把扫帚开始的。

顾府很大,大到他每天光是把负责的庭院和回廊打扫干净,就要从清晨忙到日暮。

这对于一个心脉受损、武功尽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折磨。

最初的几天,他每天累得像条死狗,晚上回到下人房那间狭小的屋子里,倒头就睡,连动一根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身体上的疲惫还是其次,更磨人的是心里的落差。

他曾是少林寺的天之骄子,是义军兄弟们敬重的“张兄弟”

,可现在,他只是顾府一个最低等的杂役。

每天面对的,是其他下人同情或鄙夷的目光。

他不止一次地想过放弃。

但每当这时,他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顾渊和董天宝的模样。

他知道,自己一旦放弃,就真的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他不能放弃。

白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扫地这件简单的事情上。

他学着控制自己的呼吸,调整自己的步伐,让每一次挥动扫帚的动作,都尽可能地省力。

不再去想那些江湖恩怨,不再去想自己的落魄处境。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手中的扫帚,和眼前的落叶与尘埃。

渐渐地,他现,扫地,似乎也并非那么枯燥。

当他将一片狼藉的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看着清晨的阳光洒在光洁的石板上,他的心里,会生出奇特的满足感。

这是一种将混乱归于秩序的掌控感。

他的心,也在这日复一日的重复劳动中,慢慢地沉静下来。

与此同时,秋雪和凌道士在桓家的安排下,在临安城里租下了一间小院。

有了安身之所,凌道士便专心养伤。

秋雪则每日都去顾府的角门,等在那里,希望能看到张君宝,给他送些吃食,跟他说说话。

但顾府规矩森严,她一次也没能进去。

无奈之下,她只能在临安城里找些缝缝补补的活计,勉强维持两人的生计。

空闲的时候,她喜欢去临安的瓦舍听书。

说书先生口中的江湖,依旧是那么波澜壮阔,英雄辈出。

但最常被提起的,还是那个如日中天的名字——顾渊。

“话说那武神顾渊,一人一枪,杀上铁掌峰,谈笑间,百年大派灰飞烟灭!”

“君山大会,天下英雄齐聚,金国小王爷嚣张跋扈,却因顾先生一名,吓得屁滚尿流!”

“更有那‘讨逆联盟’,号称上万江湖好汉,结果呢?顾先生单枪匹马,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上万人齐齐下跪,大气不敢出!”

每一次听到这些故事,秋雪都感到一阵热血沸腾。

她也越来越能理解,为何张君宝和凌道士,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男人身上。

在这样的乱世,只有绝对的力量,才能带来绝对的秩序。

她将这些故事,写在纸上,托顾府采买的下人,偷偷带给张君宝。

张君宝在深夜的油灯下,读着这些信。

信上,秋雪用娟秀的字迹,描述着临安的安宁与繁华,描述着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君宝,我今天看到街边的孩子,都在开心地玩耍,他们的脸上没有恐惧。

我想,这才是我们想要的世界吧。”

“我听人说,这临安的安稳,全赖顾先生一人威慑。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大侠。”

张君宝看着信,眼前浮现出河北道那些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的百姓。

他的心,被一种强烈的情绪所触动。

他握紧了拳头。

他扫地,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让天下所有的地方,都像这临安城一样,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