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收尸(2 / 3)

加入书签

纷纷投奔。然而,真正让白惜墨和雷功等人感到不解的是,许亦究竟承诺了何种利益,竟让如此多的人愿意背叛师门,放弃正道的名声,甘愿改投寒门。即便冒着被诛杀讨伐的风险,他们也毫不犹豫。这背后,除了许亦的承诺,白惜墨相信,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所谓的天命,或许是与整个玄门相关的某个重大隐秘。

关于这个隐秘,白惜墨的猜想是,它可能源自寒门的苦窑。然而,能够有幸进入苦窑并全身而退的外人,白惜墨一生中只见过风万霖一人。至于苦窑中究竟隐藏着何种秘密,白惜墨曾多次向风万霖询问,但每次风万霖都以时机未到为由,闭口不谈。直到后来风家遭遇大劫,风万霖也未曾真正透露过其中的秘密。

虽然白惜墨无法确定其他人的想法,但他绝对相信风万霖。在他看来,苦窑中一定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即便是风万霖这样的人物,在白惜墨眼中也如同神明一般。为了这个所谓的隐秘,风万霖甘愿放弃自己几乎可以预见的辉煌成就,不去追求至高无上的境界,反而将其托付给后世。白惜墨思索了三年,最终也只能摇头叹息,未能真正理解风万霖的用意。

然而,他唯一能想到的可能,便是风万霖已经洞悉了一切,也自知了一切。他明白自己无法勘破这个秘密,唯有先天之灵才能解开。这一点也印证了白惜墨的猜想,风万霖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自己的子嗣培养成才,这先天之灵的来历,想必正是他在苦窑中参悟许久,最终无奈之下定下的计划。

或许这也是出于无奈之举,但这件事却正应了当初寒门紫玄经的传说。可能寒门当初费尽心机着成此经,也是出于无奈,故而才让道君神木着造此经,以备未来之需。只是寒门屡试不成,最终却让风万霖这个外人完成了这一壮举。如此看来,风尘的未来之路或许充满磨难,但这一切可能都是寒门有意为之,历练风尘。或许玄门的背后,才是正邪两道真正的敌人。如此,三年前许亦无意中透露的赶去救援,或许也是实话。

但白惜墨不愿相信,不仅是他,当初与风万霖私交甚密的朋友们也都不愿相信。然而,今日看来,经过这幻象的推衍,白惜墨无意间竟被影响了心境,许多原本执着的事情,此刻似乎也变得宽容了一些。

“这难道也是造化的一环?”白惜墨仿佛在自问,正是他提出这个问题,眼前的幻象开始变得生动起来,那些诡异的文字再次浮现。白惜墨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更加专注起来。他不仅仅是为了风尘的事情费心,同时也是在为自己寻找一条出路。

只见那池水中,字迹如同斗大的星辰,白惜墨勉强解读出其中的含义:八百年前,老太师殷太虚联合五帝,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大道之争。这一战之后,玄门彻底衰败。但若不战,天下必将崩溃。这场战斗持续了百余年,最终皇族与五帝以微弱的优势获胜,天下玄门也因此没落。

在八百年前的五帝时代,吾父的身影赫然在列。然而,那场决定性的战役究竟如何展开,吾父及其他参战战士皆守口如瓶,甚至帝苑中资历最深的老太师亦声称,当年的伤痛使得他无法清晰地回忆起那些细节。种种迹象表明,那场战役背后必定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且牵涉之深,令人难以想象。白惜墨边审视着眼前的古籍边喃喃自语,那语气似乎在向旁人诉说着什么。

然而,这神秘的古洞并未给出任何回应,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不前。白惜墨此刻仿佛置身于虚空之中,没有任何的束缚,唯有眼前的文字在述说着历史的痕迹:在那场战役之后,玄门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目睹先祖遗留下来的基业即将走向衰败,众人不忍心让先祖的心血付诸东流,于是便共同设立了帝苑和五大宗门。他们将大部分的功法存放于帝苑之中,供天下有志之士参详学习。

其中,南海苍云宗的白帝后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