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沧海之行(2 / 3)

加入书签

兄弟不禁开始怀疑,如果像他们这样一心修行所谓之道,却只遇到正邪之争,那么这玄门还分什么正邪?甚至,这样的玄门不要也罢,连人皇也不配坐上那个位置。

话说在那遥远的旅程尽头,两兄弟的冒险似乎就要画上句号了。说实在的,他们俩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不管出于什么理由,都得去青离宫,为他们的师父全心子争口气。这不仅仅是为了师父,更是为了周围的老百姓,为了天下的苍生,为了他们一直信仰和坚守的玄门道义,他们也得上青离宫问个清楚。

但是,两兄弟已经没有了往日的激情和斗志。在他们眼里,如果道法再高,却对苍生的生死视而不见,那这样的道法和魔道又有啥区别呢?他们觉得,不如打破正邪的界限,把一切融合在一起,专心修行,哪怕只有一个真正的高玄出现,也算是玄门大教没有辜负当初的真谛。

于是,两兄弟毅然决然地转身,心中藏下了一个执念,他们要去天下看看,这玄门如今究竟是啥样。他们想知道,是否还有师父所说的那种人族之本,是否还有所谓的玄门道义,这天下是否还有宗门配得上玄门之号。

有了这样的想法,青离宫自然不再是他们的目的地。兄弟二人抱定决心,选择了另一个方向,就这样直奔天下,去探访他们心中真正的玄门。

实际上,当时的他们太过偏激,也太过年轻,很多事情的考虑只是一腔热血,也偏听了不少一面之词,却忽略了世间之道有对有错,也有对错难分的复杂性。

就像空城之事,他们只听过路的一番说辞,心中就把青离宫的一切否定,却忘了想想那过路的所说真假,也忘了想想那过路的只是凡人,他一个普通百姓之家,对当年的事能知道多少,又有多少是以讹传讹。再者,他又从何得知,细细想来,多半也是从旁处听说,如他这般,与他所说之人多半也是听说,照这么看来,当年的真相未必不是有人谣传。

如果那过路的所说是真实的,那么青离宫脚下的这场争斗,不说祸害一城的百姓,就是传言中那些老弱病残皆被殃及,以青离宫那般道家之高,又怎会对此不闻不问,也丝毫不关心他们的死活?真要是这样,他们的师父,一个被青离宫赶出门墙的打杂弟子,又怎么可能心怀道义,时常帮助附近的百姓。

退一万步讲,不管那过路的所说真假,一上青离宫问一问便能全然知晓。再者,当年若真是两个正邪之人彼此争斗,其神通道法能波及一城之能,以青离宫之高,又怎能不知?毕竟以往生大帝之能,区区不过两百余里,凡有邪祟动转妖风他岂能不知,又岂能对此不闻不问,最少也会派诸弟子前来查看。

当然,事实也未必如推断的那般,真相只怕上青离宫方才知晓。可兄弟二人太过武断,就那么信了说辞,改去旁处投奔。

这一路,兄弟二人先奔西南,想着西南方左有南海可上苍云,右边又是蛮荒古域,天堑的要喉正是泊阳谷一样也是大帝宗门。至于西边往去,西昆仑瑶池仙境只收女徒,他们兄弟二人也没有心思,再往西去,须弥山所在之上,那须弥宫尽是些出家的弥陀,他们兄弟二人只认道家,根本不作考虑。

就这样,兄弟二人先到南海,走访了不少日子,包括苍云宗、九方水阁等数个宗门挨个打听,最后得知以苍云宗为首,此地的宗门倒也对得起玄门二字,便想着前去拜师,最先去的便是苍云宗。

不过苍云宗收徒有个规矩,需将精血滴在九现神堂白云殿门前的一块苍龙石上。如果苍龙石有所感应,精血瞬间吸入,那么拜师者不管其资质如何,只要心性不坏,皆会被苍云宗收作弟子,而后倾囊相授。可如果苍龙石有所排斥,所滴的精血顷刻间化为白雾,纵使有惊天的根骨,亦会被拒之门外,哪怕你是人皇子嗣,苍云宗依旧没有丝毫情面。

话说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