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九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2 / 4)
尽收手中,这已经是微软摆在台面上的策略,起码在华尔街眼中,只要微软不被拆分,微软就是一头巨无霸级别的科技公司,让华尔街投资机构是十分看好。
可就是这样的巨头公司掌门人,提及东陵高科时,比尔·盖茨还是不由露出几分羡慕的神色。
话说,要是微软的硬件业务,能做到东陵高科的地步,那微软怕不是直接原地起飞了,股价再翻几倍都不是问题。
“有没有消息,哪家公司新加入了互联网机顶盒项目?”比尔·盖茨看向艾德·弗莱斯。
摇了摇头,艾德·弗莱斯说道,“目前还没有消息,最近我在忙着Xbox游戏主机还有主机游戏的研发,有些无暇顾及其它业务。”
“不过以东陵高科目前在电子行业的知名度,今年更是推出了飞雁MP3、神舟2代电脑、神舟A1一体机、神舟全球通2G手机这些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引领了潮流的。”
“如果东陵高科放出消息,有新项目,估计会有很多公司愿意投资!”
艾德·弗莱斯有些羡慕,却又无奈的说道,东陵高科目前的成功率太高了,自然是有公司愿意跟着冒险。
哪怕是还没研发出来的产品又如何,头顶东陵高科出品,必属精品的头衔,肯定不乏有冒险家赌一把的。
“现在对于微软来说,要不要继续履约投资机顶盒项目。
如果履约,以什么样的估值进行投资?”
艾德·弗莱斯问出最关键的问题。
但这话,换来了比尔·盖茨明显不满的目光,微软怎么可能放弃硬件业务,起码在他当微软皇帝时期,怎么可能推翻自己建立的软件、硬件双修的目标。
而且,连外人都知道,抱东陵高科的大腿,微软靠着东陵高科在硬件行业大放异彩,难不成,还能自废武功,有捷径可走,为啥非要没苦硬吃?
微软在硬件行业现在的玩法,就是先靠代理,然后收购,最后自研,这条路有些慢,但走的相当稳。
所谓的自研,就是微软找设计师团队,把产品设计搞出来,而东陵高科则负责把图纸变成机子,这套玩法,名义上是以微软为主导,但对于微软来说,风险却是最小的。
东陵高科在硬件领域的实力,比起微软来说,要靠谱的多,再加上东陵高科是“一条龙”服务。
从芯片到面板,再到主板、电池、外壳、传感器、螺丝钉等等大大小小的零部件,东陵高科零部件产业链近乎能够完全供应。
这省去了微软大量的麻烦,关键是使用东陵高科的零部件,成本比微软自己研发,或者从其它公司采购成本低,还要靠谱的多。
李大善人虽然也割韭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