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抛砖引玉(2 / 4)

加入书签

p; 每个家庭,都有一辆甚至几辆电动自行车,用它来代步。

    它在国内的用户,可能超过一亿、两亿甚至三亿或者更多!

    当然,这是东陵高科对于电动自行车市场的预估跟期待,不过,东陵高科汽车部门,是准备将电动自行车当作第一款产品来研发的!”李东陵向着姚正儒说是电动自行车的概念。

    这玩意似乎“不起眼”,刚出道时不被外界重视,但却真的是进入千家万户中了,国内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出行骑它。

    这比例,已经是相当恐怖了,抛除年岁太大的老人,还有年龄太小的,不方便骑它,基本上是人手一辆了。

    姚正儒听的,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真如李东陵所言,那电动汽车产业,将跟火炬集团一样,足以成为一座城市的支柱产业了!

    火炬集团带给平阳的,可不仅是税收,关键是上下游产业链那十几万的就业岗位,毫不夸张的说,光一个火炬集团,就帮平阳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就业岗位。

    自从火炬集团开工后,再也不需要平阳市府每年操心,那么多的青年怎么安排就业了,现在还得从平阳周边省市,给火炬集团拉人过来,以保证它的产能。

    而电动自行车产业,一旦在泉城建成开工,销量打开,姚正儒感觉,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泉城人也都不需要为找工作而担忧了!

    东陵高科的电动自行车上下游产业链,如果能够在泉城建立,到时候同样,能为泉城带来大量的税收跟就业岗位。

    真到了那个时候,姚正儒在泉城的地位,几乎是稳如泰山了,也无人能再挑战他在泉城的权威!

    “等我到达泉城,落稳脚跟之后,立刻安排引进东陵高科电动自行车项目的事!”

    姚正儒正色道,引进电动自行车的项目,可也是有说道的,不是说随随便便就嚷嚷的全世界知道,哪怕不是最后被他人摘了桃子。

    到了泉城之后,姚正儒要分清,哪些是可以拉拢的盟友,哪些是跟他有利益冲突的对手,然后再抛出这个大项目出来,将蛋糕给分给自己人。

    至于对手,那肯定不在分蛋糕的范围内,姚正儒也不是心慈手软之辈,有些人可以被拉拢,有些则就是对手,对对手的心慈手软,就是对自己残忍!

    姚正儒离开平阳时,是跟韩柳萍一起乘坐离开的,颇为的“风平浪静”,没有什么万民相送数里的场景,主要是姚正儒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要离开,许多对于时政不太关心的平阳人,都还不知道姚正儒已经离开了。

    另外一方面,姚正儒在平阳留下的一切,包括覆盖整个平阳主城区、县城、镇子的主道路硬化工程,还有平阳货运机场、城区扩建、地下排水系统的修建、平阳医院扩建、扩大平阳学校规模,对平阳教育体系人员提高薪酬、对平阳适龄入学的人强制入学,提供生活费补贴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