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5章 有些光专照死角(1 / 3)

加入书签

当晚,父女俩坐在老屋的门槛上,陈小满第一次听父亲讲起当年举报医院腐败的全过程。

父亲的声音颤抖,充满了悔恨和愧疚。

陈小满握着父亲的手,轻声说:“爸,你现在说的每一句,都是疗愈别人的药。”

第二天,她在镇卫生院起“口述健康史”

活动,邀请村民讲述家族疾病经历,全部录音存入社区档案柜。

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家族,也了解自己的过去。

周晚舟受邀参加一场由殡仪馆职工自组织的“遗言整理会”

会场的气氛有些压抑,参与者多为火化工、守夜人、骨灰寄存管理员。

他们常年接触逝者家属,听过太多来不及说出口的话。

一个身材瘦削,沉默寡言的火化工,名叫刘长贵,从口袋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的小本子。

他翻开本子,一页一页地展示给大家看。

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字,都是死者亲属哭诉的内容。

“我爸一辈子没吃过一顿肉……”

“老婆走得突然,我没来得及跟她说穿寿衣好看……”

“孩子,下辈子我们还做母子……”

周晚舟看着那些字,心里充满了酸楚。

她提议将这些话语匿名整理成册,命名为《身后之声》,放置于各殡仪服务点供人取阅。

有人担心“晦气”

,觉得这些东西不吉利。

周晚舟却摇摇头,坚定地说:“记住,才是对死亡最温柔的反抗。”

她相信,这些来自生命尽头的声音,能够给活着的人们带来慰藉,也能让他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会议结束后,周晚舟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她抬头看着天空,夜空中繁星点点,像是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个世界。

她要继续推动平民记忆的挖掘和整理,要让更多的人听到那些被遗忘的声音。

北方火车站,清洁工阿姨孙秀兰哼着不知名的小调,缓缓的把手里的册子放回口袋,看了看远方,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候车大厅,她要去的地方是……

孙秀兰又翻开了那本皱巴巴的册子,指尖摩挲着粗糙的纸页,老花镜后的眼睛里,映着候车大厅里昏黄的灯光。

她识字不多,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但册子里的那些故事,像是生了根一样,在她心里扎下了根。

清晨的风裹挟着寒意,吹进空旷的候车室。

孙秀兰像往常一样,拿着扫帚清扫着地上的垃圾。

突然,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身影引起了她的注意。

那是个穿着破旧工装的中年男人,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怀里紧紧抱着一个褪色的布包,像抱着最后的希望。

“要热水吗?”

孙秀兰走上前,轻声问道。

男人抬起头,眼神空洞而麻木,摇了摇头,沙哑着嗓子开口:“我儿子……三年前工地塌方压死了,包工头赔了三万就打了……”

孙秀兰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她想起了自己早逝的儿子,也是一场意外,带走了她全部的希望。

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从围裙兜里掏出那本册子,翻到页,指着那行字:“这不是我的故事,是你开始讲的那个。”

她把册子递了过去:“你要是愿意,也能写一点。”

男人颤抖着手接过册子,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纸页,像是抚摸着儿子冰冷的脸庞。

第二天清晨,孙秀兰现,在册子末尾,多了一段歪歪扭扭的字迹,记录着一个父亲无尽的思念和悔恨,连同几张泛黄的照片,一起被小心翼翼地塞回了原处。

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小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