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区别(1 / 3)
此时的小萤不负年少,毅然上前,她面庞在火光中生动如雕。
她接过火种,将之放入新制的公共灯塔,象征着更广阔的未来,象征着希望在传递,她的脸庞映上了那跃动的红与橙,宛若朝阳初升。
叶雨馨微微眯起双眼,俯瞰这一切,仿佛确认着自己的选择。
在某种深远的沉默之后,她摘下披风,把它留在原地,步入夜色,那黑暗如温柔的海潮将她吞没。
没有人知晓她前往何处,只是第二天,山村学校的孩子们收到了一箱炭笔,包装纸上画着一簇跃动的蓝焰,恍若另一个开始的隐秘暗号。
夜色深邃,群星低语,仿佛在默契地为新的篇章守望。
清晨五点,边疆山村小学的操场丝毫不见夜色的残留。
孩子们在晨曦的微光中围坐着,围绕着那炭笔画出的火焰轮廓,宛如新的一天正在从脚下开始燃烧。
叶雨馨轻轻地蹲在三岁正睁大眼睛看她的小女孩身旁,用手指引导着孩子们描摹火苗跳动的节奏:“不是画得像,是手要记得那种热。”
她的声音像春天的风,又好似唤醒沉睡的晨光。
不远处,一个瘦弱的男孩用他稚嫩的手指在轮廓边缘摸索,好像在寻找某种无法触及的情感。
他突然抬起头,眼里盛满疑惑,问道:“那要是没人教呢?”
这话似一声轻微的撕裂,让空气骤然凝滞。
叶雨馨沉默了片刻,嘴角微扬,像是面对寻路的旅者。
她从随身携带的《火前记忆录》中撕下一页,折成简陋的纸灯笼,郑重地塞进男孩手里:“那就让它烧了你一次——痛了,就会自己点了。”
她的语气温柔中流露出坚定。
与此同时,山路的尽头,一辆邮政车缓缓驶来,车尾的褪色蓝焰标志在晨光下泛着旧日的光辉,仿佛在传递着来自远方的某种诀别。
孩子们顺势向车边涌去,玩得慌乱又带着某种期待。
火忆堂广场的废墟上一片繁忙,小萤正领着新一批轮值成员,井然有序地清理雕像残骸。
有人心血来潮提议重建更高大的塑像,却被小萤坚决否决:“火不是用来仰望的。”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犹如锤击铁锹般响亮。
她将散落在地上的耐火泥捏成空心球体,嵌入灯塔基座中:“我们要的是能钻进去躲雨的地方,不是让人跪下的石头。”
她的动作间透着无可辩驳的果断,身旁的林昭在登记物资时眉头微蹙,现三名志愿者在昨日报名之后,今晨竟集体失联。
手机信号的最后定位居然在市维稳办外围区域,这样的情况足以令人心生不安。
在一处偏远的平房屋顶上,徐墨辰正架设简易天线。
他试图恢复中断的“火种网”
本地节点,却仿佛在用尽全力与无形的敌人搏斗。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阿福步履匆匆地赶来,递给他一台旧收音机的改装设备:“李浩杰说境外服务器开始反向注入伪造记忆音频——有小孩哭着说自己‘不记得妈妈死在哪’。”
阿福的眉眼间透着隐约的忧虑。
徐墨辰仔细调试频率,努力捕捉到任务的暗流,在耳机中猝然响起的加密通话片段令他不由冷笑:“……只要让接班人犯错,火自然会回头找神。”
他的嘴角一抹狡黠,稍纵即逝。
刻录好的录音被小心藏进社区广播喇叭内部,仿佛一击不意的刺针,随时准备迎接另一个故事的展开。
那厢不远的一角,周晚舟启开放着的“倾听亭”
,迎来了位主动求助者——当年的电厂警卫队遗孀。
温暖的帐篷内,她颤抖着说出了丈夫临终的遗言:“他们让我们清场时闭眼,可我看见孩子还在冒烟的管道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