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边境紧张陷两难(2 / 2)

加入书签

,薄厚不均,容易裂;准星就是个摆设,打十炮能中三炮就不错了。

你要是想改良,得从这几方面入手。”

从金粉阁出来,李正华心里有了些底。

他知道,改良火器是条险路,但他没得选——要么做出成绩,继续得到圣上信任;要么做不出来,渐渐被冷落。

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量弱化自己的存在。

回到静云府,李正华把自己关在书房,翻遍了系统里关于火器改良的资料。

黑火药的最佳配比是硝石75、硫磺1o、木炭15,现在军器监用的是硝石6o、硫磺2o、木炭2o,难怪威力小还炸膛;枪管要用熟铁锻打,比生铁更坚韧,还能做得更均匀;准星可以加个标尺,根据距离调整,提高准头。

可怎么把最佳配比教给军器监的工匠,又不暴露自己?李正华想了一夜,终于有了主意——不直接说配方,而是“偶然现”

工匠们的配比问题;不亲自锻打枪管,而是“建议”

用熟铁试试;准星的标尺,就说是“从农具上得到的启”

第二天一早,李正华去了军器监。

军器监位于开封城外的西北角,高墙围着,门口有士兵守卫,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

掌监王大人早已在门口等候,他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满脸皱纹,眼神却锐利。

“李迪功郎,久仰大名。”

王大人拱手行礼,“圣上已经吩咐过了,军器监的东西,你随便看,随便问,不用客气。”

“王大人客气了。”

李正华回礼,“晚辈对火器一窍不通,就是来学习的,还望王大人多指点。”

走进军器监,李正华看到院子里摆着十几门火炮,炮身锈迹斑斑,有的炮口还带着裂痕;工匠们围着熔炉,正在铸枪管,火星四溅。

一个老工匠正往黑火药里加硫磺,李正华凑过去,假装好奇:“老丈,这火药里加这么多硫磺,会不会太燥了?”

老工匠瞥了他一眼,没好气地说:“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配比,加少了没威力,你个外行人懂什么?”

李正华没反驳,只是笑着说:“晚辈之前做暖宝宝,用铁粉和活性炭配比,多一点少一点效果都不一样。

或许这火药,也能试试调整下比例?比如少加些硫磺,多加些硝石?”

老工匠愣了一下,没说话,却停下了手里的活。

王大人在一旁看在眼里,若有所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