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圣心嘉许思赏赐正华谋扩十一月(2 / 2)

加入书签

“百万两只是目标,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用上花露水。”

李正华严肃地说,“咱们赚的钱里,有一半要献给军饷,若是卖得越多,能帮圣上缓解的压力就越大。

正文,你负责联系新的杂货铺,跟他们谈合作,但不能让他们在我们的基础上加价太多。

张萧贤弟,劳烦你去开封府一趟,跟税官说一声,咱们扩大铺货范围,希望能继续享受三成的减税优惠。”

“放心吧,正华兄!”

张萧爽快地应下,“税官之前说你献军饷是大义之举,肯定会同意的。

我还可以跟国子监的朋友提一句,让他们在文人圈子里也说说花露水的好处,比如写些诗赞一赞,既能提高名气,又显得雅致。”

李正华点点头:“那就多谢贤弟了。

另外,我让铁匠打了些新的玻璃瓶模具,比之前的瓶子稍大些,能装更多花露水,也方便百姓使用。

等模具做好了,就送到川河去,让三弟按新模具生产。”

接下来的几天,李正华忙得脚不沾地。

李正文跑遍了开封周边的县城,跟二十家杂货铺签了合作协议;张萧顺利拿到了减税优惠,还带回了几文人写的“花露诗”

;铁匠也送来了新的玻璃瓶模具,瓶身比之前高了一寸,瓶底更厚,不容易摔碎。

看着院子里堆得整齐的新模具,李正华心里充满了期待。

他知道,十一月将是忙碌的一个月,但也是充满希望的一个月——花露水的普及,不仅能让他赚更多钱,还能让他在圣上心中的分量更重,为以后的展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十一月的开封,已有了几分寒意。

但在李正华的四合院和川河的作坊里,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川河的作坊里,三十多个伙计分成两班,日夜不停地煮花露水、装瓶。

李正勇站在窑边,看着工匠们将熔化的玻璃液倒入新模具,脸上满是笑意:“按这个度,每天能做三万个玻璃瓶,刚好够装三万瓶花露水。

漕运的船也联系好了,每月三艘,直接运到开封,再分送到周边县城。”

开封的四合院里,二十个伙计围着十几个大瓦盆,有的在切草药,有的在煮花露水,有的在装瓶贴标签。

李正文拿着账本,在伙计们之间穿梭,时不时叮嘱:“小心点,别把花露水洒了!

标签要贴正,别歪歪扭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