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月考已补内容(2 / 4)
p>
这种给人钱,与人方便的事,林桥出面,反而比他要好,彼此心知肚明,却又不显得失礼。
人家帮你办事,就得用钱报答,后面人家才能更尽心帮忙。
“关注土匪所为何事?”
林桥并不知道具体事情,之前只提过一嘴,并没有多说,这才给他解释清楚事情情况。
最好的结果,就是等镖局那边的消息,但那边还没派人送消息。
不能坐以待毙,土匪的情况,林向安怀疑是中毒,这事可以找胡大夫打听一下。
“阿桥,你明日帮我跑一趟。
你去镇上安康堂,明面上给我送东西给阿忠,私下你找胡大夫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东西吃了,症状类似风寒,过不了几天,人就没了。”
除此之外,那就重金买消息,马上是二姨的忌日,也可以从这个方向突破。
“另外,这次回去扫墓时,你和阿远去赵家那边的村子,借机找人透露,说想知道你娘当初回去时生的事,若能提供准确消息,会给报酬,你们穿些好衣服,一起驾马车回去,定要故意让村里人看到这一幕。”
就不信挖不出来一点线索。
林桥点点头,“好,我知道了。”
之后两人又讨论了一下酒楼的事情,店里有聘请掌柜,林桥不必每日都守着店里,只要想如何更快的站稳脚跟。
第二天,一早,林向安去了县学。
即将月考,一方面得安心学习,争取早日升班,另一方面还有学报、民报的事,总之林向安每天特别忙碌。
事情太多后,林向安就考虑把事情给人分担。
最终一番考量后,林向安将学报的管理权交了出去,让殷昊初和孙文石两人负责,其他人配合两人。
讲习会依旧还要找人加入,目前就五个人,肯定不够的。
现在可以主动挑选人,而不是随便拉个秀才进来,这样讲习会的质量能更高。
民报还是由林向安自己在管理,他想找愿意调查事情的人,去挖社会问题,比如天和赌坊骗人的模式,撰写这样的文稿,提醒众人,同时也能让人警惕,用舆论去对付这样的黑恶势力。
但哪里才能找到愿意调查的人呢?
冯辰、宋桐、薛文逸尽管不是秀才,但因为加入文思苑,也可以旁听讲习会的内容。
林向安就提醒他们,平日里有问题,多请教他们这群人,会有很大的帮助,争取下次都考上秀才。
这种学习环境,可遇而不可求。
九月底,月考如期而至。
课室内光线柔和,带着一丝清冷,同窗学子纷纷落座,安静等待月考开始。
教官监考,周教谕和徐山长会在考场来回巡视。
月考的内容,除了经义策问和诗文创作,另外多了时事论述。
考试时间是从辰时开始,至午时结束。
经义策问是从四书五经中选择的,是最基础的考题。
一般题目不算复杂,但涵盖了儒家经典中核心的义理,既要谈经义,更要联系实际,主要考验学生的理解力和文字功底。
而时事论文,一般会围绕地方政务遇到的问题出一道策问,学生需结合经典与实际论述观点,考验学以致用的能力。
毕竟相对于童生,秀才下一步就是举人,考上举人,回到当地,是可以辅助知县治理当地,例如当地的主簿、县丞都是本地的举人担任。
即便没有担任官职,但依旧可以协助官府处理地方事务。
这时候就要涉及实事,主要是民生和法治问题,例如遇上旱灾,井渠干涸,如何解决水源的问题?亦或是雨季洪水泛滥,又该如何解决,还有商税改革等等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
至于诗文创作,与其说表现人的才华,但更突出的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