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4. 和离的妇人 十一 刘兴义跑了一天……(3 / 6)
的真正缘由是为了给周青青长脸面,这亲就更不好退了。
婚事不退,女儿还得嫁过去,可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夫妻俩商量过后,决定将给女儿压箱底的银子全部截留,之前准备要买的那些东西也不买了,只将如今家里已经买好的东西送过去。都是一些粗笨的家具,就是料子比较好,做工比较精细,周师傅费了很多的心思,但却真的不值多少钱。再说,李家也不好意思把这些家具拿去卖呀。
周青青难受得很,她从小要什么有什么,就算双亲不买,哥哥嫂嫂不买,也还有父亲的那些徒弟讨好她。她从小到大就没怎么缺过钱,没有银子,日子怎么过?
不管她心里如何烦躁,到了婚期那天,她就得穿上嫁衣出门。
李大富腿伤还没好,勉强能够挪动而已,可要是不亲自去迎新嫁娘又显得诚意不够。李母也有心眼,别人是请花轿,她干脆请了一个马车,马车上用红布围了,还插了许多的鲜花,喜气十足又显得十分用心。
周青青的嫁衣是买的,用的是上好的料子,这李家主动选的,当时她还特别高兴,可一想到这些都是借的钱,回头还得自己还,那份喜悦瞬间就消失了大半。
李大富坐着马车去接新娘,知道他有伤,也没人为难他,除了周家夫妻俩强颜欢笑,婚事一切都挺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周大哥带着妻子从城里赶了回来,他再不喜欢在村里住,对唯一的妹妹还是看重的,就是他没什么空闲时间,送走了妹妹之后只在家里待两天就要走。
周家大哥在妹妹十岁出头时就已经提出过将人嫁去城里跟他作伴,找一门家境殷实的人家做妻也行,或是去找那些富家公子做妾也罢。总之不要留在这个贫穷的小山村里了。之所以这件事情不成,一来是周青青不愿意离开爹娘,她和哥哥不怎么亲,嫂嫂面上热情,但从来都看不起她,她怕离开爹娘之后去了城里无依无靠,更怕哥哥嫂嫂是拿自己做人情,将自己嫁给那些不好的人家。到时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一辈子可就毁了。
二来,周家夫妻也有一点自己的私心,儿子已经去了城里,一年都回不来一次,指望他养老,怕是有点难,刚好女儿也不愿意远嫁,那就干脆把人留在身边……这也是夫妻俩想把女儿嫁给周师傅那些徒弟的缘由之一。
这女婿算是半子,加上徒弟的身份,比亲儿子还差点,也差了多少。
周母看着大红的马车离开,心里是有点后悔的,可此时后悔也已经迟了。因为那些小心思,她没有把李家真正的情况告诉儿子。只说是李大富跟周青青两情相悦,加上那是在家里进出了十来年的徒弟,算是知根知底。这门婚事不图什么,只图女儿高兴。
周大哥自己吃到了婚事的红利,他因为娶了妻子,成功留在了城里,虽然不是大富大贵,却也比下有余。要知道,城里的好多人挣扎一年才将将够温饱。他能穿上绸衫,各种肉想吃就吃,已经比城里九成的人富裕了。
他一个男人都能靠着婚事过得这样好,妹妹一个姑娘家,长得还不错,应该也能找一门不错的亲事成功留在城里才对,到时兄妹俩互相扶持,哪里不好么?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