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战后余波与电力科技树(3 / 5)
间透着王朝蒸蒸日上的朝气与霸气。
朱由检看到这些稿件不由得苦笑,现在外面都说民朝再次复兴的汉族,现在是除汉唐之外的另一大盛世,甚至远超汉唐,从现在民朝的国土面积来说,这话还真不能算错。
只是他从民间气氛感受到一丝好斗的躁动,民朝开国不到20年,其中一半的时间都在对外开战,屡战屡胜,让所有人都忘记了战争代价,如此好斗,犯了好战必亡的大忌。
未过多久,敲门声再次响起。
“进来。”
门被推开,探进来一张圆润带笑的脸,来人正是朱由崧。
“朱大主编,忙着呢我给你带桩好生意来了!”朱由崧笑嘻嘻地走进来,毫不客气地自己找了把椅子坐下。
朱由检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现在这个时辰,不正是你该在紫禁城里当值的时候吗怎地又溜出来了”
朱由崧浑不在意地摆摆手:“嗨!我那地方你还不知道,就忙秋收后的两个月,剩下的10个月那就是摸鱼打混,就现在这季节也没几个人愿意去紫禁城,请个假又不是什么大事。”
说完,他从袖筒里抽出一份用上好宣纸誊写的文稿放在桌上道:“我找到一篇雄文想要刊登在你们报刊上。”
朱由检冷哼一声:“你又从中吃了多少回扣”
这个朱由崧给他三分颜色,他就能开染坊,这几年他因为欠着外债,日子过得拮据,就想尽各种坑蒙拐骗的方式到弄钱。
一年前他忽然非常频繁带着一些时政的文章,请他刊登。朱由检最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看到这些文稿的质量不差,于是就收了这些文稿,还给了不少稿费。
却没想到他两头通吃,这边要他的稿费,那边要作者的刊印费,简直无耻至极,气的朱由检压着他找到了作者把稿费还回去。
朱由崧嘿嘿一笑道:“放心,放心经过你上次的教诲,稿费原封不动会给作者,我不会做这么没品的事。”
朱由检怀疑道:“你会这么好心”
朱由崧内心暗道:我开了一个印书作坊,有必要让你知道。稿费才值几个钱
只要在报纸上火爆的文章,我就刊印出书,比你这个报馆赚的更多,那些老学究还要感激我帮他们出书,介绍更多人的给我。我做此事可谓是功德无量。
朱由崧继续推广道:“这可是政务学院孙传庭孙夫子的文章,一顶一的雄文,保证有分量。”
比起历史上那个仓促出师、战死沙场的悲剧结局,这个时空的孙传庭境遇要好上太多。他早年辞官归乡,还未等到被“崇祯”重新启用征剿流寇,北方就已变天。
他在家乡隐居教书数载,待到江南平定,他就知道天下大势已定,便通过贺虎臣的关系,想要重新入仕途。
但大同社的政策对这些前明官员都是有限制的,贺虎臣的关系显然不足以让他突破这层限制,被只能被举荐进入了大同社设立的政务学院担任教习,倒也发挥了余热。
朱由检带着几分好奇翻开文稿,标题是《海权论》。文章旁征博引,从三宝太监下西洋谈到近岁与新西班牙的海战,雄辩地指出:民朝未来之利益,大半系于海外。认为当前仅靠北海、南洋两大舰队已不足以维护日益广阔的海外利益,主张至少应扩充至四支主力舰队,一支常驻新大陆,掌控太平洋,另一支则需驻扎在“狮子国”(斯里兰卡),扼守天竺海域咽喉。
文章强调需控制海上关键节点,才能掌控全球,而最终的核心论点,则落在了修建两条运河之上——一条连通红海与地中海,另一条则在新大陆最狭窄处贯通东西两岸。
他认为只要打通这两个节点再控制巨港,直布罗陀海峡,便可以控制全球的海洋。
朱由检看到最后,眉头紧紧皱起:“哼,这些商贾之辈,手伸得是越来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