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思想的转变与黄河改道(3 / 4)

加入书签

中顿时弥漫起家禽的叫声和牲口的气味。

“咯咯咯!”一只雄壮的公鸡不知怎的挣脱了束缚,扑棱着翅膀,竟飞进了夏允彝他们相对宽敞的头等车厢,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乘务员和那满脸歉疚的鸡主人连忙追进来道歉:“对不住!实在对不住!”

夏允彝等人帮忙捉住了那扑腾的公鸡,递还主人,笑道:“无妨。”他好奇地问道:“怎有如此多农户携家禽乘车”

乘务员松了口气,解释道:“这些都是附近村子的乡亲,坐火车去最近的城镇集市。城里头家禽卖得上价!三等车厢票价便宜,来回一趟,扣掉车钱,还能多赚不少呢!”

他似乎打开了话匣子,“听说关中西边,还有专门拉牛羊的‘牲口专列’!大漠的牛羊,一天一夜就能运到关中,如今关中的牛羊肉价都跌了快一半了!现在北边都传,‘铁路一通,黄金万两’!甭管多偏僻的地儿,只要通了火车,立马就活络起来!货能出去,人也能出去做点小买卖,就像这小站,以前就是个村子,通了车,人来人往,可不就富了”

乘务员一路向夏允彝三人介绍铁路通车之后,沿线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同十二年(1636年)四月二十日,考兰县火车站,黄河堤岸。

火车抵达考兰县站时,三人明显感觉下车人流稀疏了许多。打听之下才知,今日乃是黄河改道工程竣工之日,全县百姓乃至四方闻讯而来者,皆涌向了黄河大堤,想要看看黄河之水是如何由南改道向北。

如此历史性时刻,岂容错过

夏允彝三人当即雇了辆骡车,直奔黄河岸边。

还未靠近堤岸,震天的声浪已扑面而来!人山人海,旗帜飘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黄河主河道与一条新挖掘出的、深不见底的巨大壕沟交汇处。

那里,一道数丈厚的古老黄河大堤,如同最后的闸门,顽固地阻挡着河水流入那条崭新的、通往北方济水的河道,而今天他们就要炸开这段大堤,改变黄河的走向。

高台之上徐晨大喝道:“引爆!”一声令下,穿透喧嚣。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仿佛大地本身在怒吼!黄河北岸那道厚重的堤坝在剧烈的爆炸中轰然坍塌,碎石泥土冲天而起,尘土飞扬淹没了四周的天空。

紧接着,是如同万马奔腾、又似九天雷霆滚过的低沉轰鸣!积蓄了千万年的黄河之水,终于找到了新的宣泄口!

浑浊的巨流如同挣脱了枷锁的洪荒巨兽,带着毁天灭地的气势,从决口处汹涌咆哮着冲入新河道!浊浪排空,惊涛拍岸,其势之猛,仿佛要将这新掘的河床也一并撕裂!

然而,两岸提前修筑好的新堤坝,如同两道钢铁长城,死死地扼住了这头暴怒的黄龙!滔天的浊浪被约束在宽阔的新河道内,只能沿着既定的方向,不甘地咆哮着,奔腾着,一路向北!

浑浊的河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灌满了那绵延数百里、早已干涸的黄河故道,阳光照射在翻涌的浊浪上。

“成功啦——!!!”

“黄河改道啦——!!!”

堤岸上,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无数人热泪盈眶,相拥而泣。五年胼手胝足,百万民夫血汗,无数工程师殚精竭虑,终于在这一刻,驯服了这条桀骜不驯的母亲河,让它按照人的意志,奔流向干渴的北方大地!

从此,这条孕育了华夏文明又带来无数灾难的巨龙,将用它的河水去滋养更为广阔的平原,灌溉数千万亩良田!

夏允彝、徐孚远、彭宾三人伫立在沸腾的人海中,望着那滚滚北去的黄流,感受着脚下大地传来的微微震颤,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这改天换地的伟业,这移山倒海的魄力,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