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不纳税,无资政(3 / 5)
的元老之一,这段时间宴请的人多,也是情有可原。而且他又不是朝廷的官员,不像我等有那么多顾忌。”
侯恂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宴无好宴会,牧斋兄,人老心没老,还想著为朝廷效力,这段时间可是答应了不少资政好处,像减免福建行省的税赋,还要给湖广行省300万两银子来扩充武备,更打算通过资政会推翻我这个阁老,由他取而代之。”他的声音逐渐变得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满。
侯恂最后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脸色沉重起来。钱谦益虽然只是想要通过资政会推翻侯恂,但这的却是南明阁老、六部尚书们共同的利益。
现在南明朝廷的体制非常奇特。天子拱垂而治,权力集中在两位阁老、六部尚书这8个人手中。
更关键的是,以前天子有权利撤换他们,就像崇禎,一年换5位內阁首辅,六部尚书更是换了十几位。但现在天子手里没权利了,自然也就没人有权利来撤换他们了。也就是说现在他们想,就可以在这个位置一直坐到老死,这才是真正的大权独揽。最开始还没能察觉到这一点,但三年多来,南明的尚书阁老已经察觉,他们现在才是朝廷真正的权力核心,没有人能撤换他们。
而钱谦益想通过资政会推翻侯恂,这就代表资政会可以撤换他们,他们肯定不愿意资政会骑到自己头上。
“钱牧斋,书生意气,哪里执掌得了一国国政,朝堂还得由阁老您来主持大局。”郑三俊率先站出来,言辞恳切地说道。
他这个南明户部尚书对钱谦益是最不满的,为了爭权夺利,真是什么承诺都敢许,这有一点首辅的担当吗
即便他们努力了三年,依旧没办法实现朝廷的收支平衡,钱谦益道好,阁老还没当上,就许出去了上千万的钱財,他许诺倒是只要一张口,但这个亏空谁来填补,谁又能填补的了
即便是现在朝廷欠的800万两,他都头痛无比,几乎每天都要被债主堵门,只能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债还旧债。
这还只是800万两的债务,要再加上1000万两,这1800万两的债务他是完全想不到怎么填补的。
兵部尚书范景文也马上上前一步,说道:
:“阁老您主政以来,朝廷才闯过了一次次的危机,钱
谦益虽有虚名,但却不通实务,我等辛苦了三年才平衡了朝廷的財政,他倒好轻易许诺就是上千万两,让他主政,只怕朝廷会立马崩溃。”
他一方面是真看不上钱谦益,觉得他空有虚名,缺乏实际的执政能力;另一方面也不想让自己的权力受损,毕竟一旦资政会有了撤换他们的权力,他们的地位將发可危。
其他尚书也纷纷表达了对侯恂的支持,他们或慷慨陈词,或点头附和,或是批判钱谦益,出卖朝廷的利益来满足地方行省。
得到六部尚书支持之后,侯恂满意的站起。目光扫视著眾人道:“但资政毕竟是各地大族,他们的意见还是要重视的。但他们想表达意见得按朝廷的规矩来办。”
大同十年(公元1634年)十月二十五日,金陵城,武英殿。
武英殿內,气氛庄重而严肃。一年一度的南明朝廷的资政会在此召开。
南直隶、浙江、福建、江西、湖广、四川、广东、广西、贵州、云南九个行省,共三十位(南直隶六位)资政匯聚一堂。他们身著华丽的服饰,带著各自的期望和目的,端坐在殿內,等待著会议的开始。
会议伊始,户部尚书郑三俊站起身来,他神情庄重,声音洪亮,向各地资政详细说明了南明朝廷这一年收入和开支的明细,
这一举措是学习大同社,旨在让地方大族对朝廷有更好的参与感。
现场的资政手中拿著厚厚的帐本,看著上面记录著每一笔收支,一边听著户部尚书郑三俊的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