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黄河北上与工地日常(3 / 4)

加入书签

,一辆辆餐车在一群妇女的簇拥下缓缓驶向工地。这些妇女们穿著朴素但乾净的粗布衣裳,脸上带著质朴的笑容,她们费力地推著餐车,车轮在尘土飞扬的地面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餐车一到,原本还在忙碌的农户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准备打饭。送饭来的妇孺扯著嗓子大声说道:“今天的汤是海带蛋汤,又营养又美味,大家可以多喝一点,这汤不限量,喝完为止!”那声音清脆响亮,在工地的上空迴荡。

“好!”农户们纷纷回应,声音中满是喜悦。

这些在工地上劳作的农户,家里都遭遇了灾荒,田地几乎颗粒无收,救都难救。这个时候抗旱会让他们来到黄河工地,大家只是抱著能活下去的渺茫希望。

可谁能想到,在这里吃饭不仅管饱,饭菜的质量比家里还好,而且每天还能攒下2升粮食带回家养活家人,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打完饭后,农户们各自找了个阴凉的棚子,和同村的人聚在一起。棚子是用简单的竹竿和草蓆搭建而成的,虽然简陋,但能遮挡住炽热的阳光,也是他们午休的场所。

刚刚那个因为口渴难耐喝了生水的青年,名叫石头,此时他看著手中的饭菜,脸上满是欢喜,大声说道:“又是俺最喜欢的咸鱼干!”

工地上的活都是重体力活,农户们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鱼肉能补充能量,食盐能补充体力,所以咸鱼干成了他们最喜欢的菜餚。

在家里,他们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肉,可来了工地,却能隔三差五地吃到,哪怕只是咸鱼干,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的美味。

刀叔坐在石头旁边,笑著说道:“石头,不用这么赶,没人和你抢。”

而后刀叔笑道:“据说北面的工地伙食更好,张將军在朝鲜国沿海,捕捞到了鯨鱼,你是不知道,一头鯨鱼就有几十上百万斤重呢!而且这种鯨鱼据说有一半都是油脂。张將军把鱼肉煮熟做成罐头,把油脂和油渣带到天津港,那边工地的人都能吃上油渣和带满油的鱼肉罐头。”

刀叔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著名鯨鱼的大小,眼中满是羡慕。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大同社的渔业发展极为迅速。以大同社为核心组建的渔业產业链已经初具规模,现在每天能製造的咸鱼干超过了十几万斤,一个月就是三五百万斤咸鱼干。

咸鱼干已经成为了北方家庭当中最便宜的肉食来源,甚至还通过商船卖到南方。

而在朝鲜的张献忠,也在徐晨的命令下,组建了捕鯨队。一个月下来,能打到十几条鯨鱼,获得几百万斤的鱼肉,上百万斤的鯨油,还有其他的下水等。鯨鱼已经成为了直隶百姓补充肉食和油脂最廉价的方式。

石头急性子,三两下就扒完了饭,然后马上去打了一碗海带蛋汤。他端著碗,正准备坐下好好喝上一口,突然,一只蝗虫从旁边的草丛中飞了出来,差点跳进他的碗中。石头眼疾手快,伸手一下就把蝗虫拍掉,然后一脚踩死这条蝗虫,嘴里骂道:“这害人精还想害俺。”

对於农户们来说,蝗虫是他们最仇恨和害怕的东西。以前,他们对蝗虫更多的是害怕,而现在,在大同社的教育和组织下,他们不再害怕蝗虫,反而更仇恨蝗虫。

看到被自己踩死的蝗虫,石头的脸上忽然露出了忧愁的神情道:“今年关中和中原都闹蝗灾了,元首还有粮食养我们吗”

在工地的这几个月,是石头人生当中吃饱饭最多的岁月。他真的很担心,隨著灾情的加剧,以后可能就吃不到饱饭了。

四周的农户们听到石头的话,都沉默了下来。今年北方的情况他们都清楚,先是闹了旱灾,好在元首带领他们修水渠、水坝,据说已经控制住了灾情。

可谁能想到,马上要秋收的时候又闹蝗灾,他们还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顶点小说网】 m.dy208.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